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走进苏轼

097班杨晶

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徜徉在西子湖畔的时候,禁不住会吟哦“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就是苏轼。让我们走进苏轼,感受文坛领袖和文学宗师的风范。

走进苏轼,我们欣赏他的斐然文采。苏轼重视内容、强调有为而作,不为空言,他无事不可入诗,无意不可入词。于是,在他的如椽大笔之下,有“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的民生疾苦、有“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的怀古伤今、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刻哲理、也有“山同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游赏之乐。他的议论针砭时事、鞭辟入里,风格明快流畅、气势雄浑;他的散文或写友情,或写襟怀,或谈艺,或论文,夹叙夹议,轻秀隽永,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的骈文舒卷自然,如行云流水,洗尽五代堆砌词藻的绮丽香泽之态……苏轼以他超凡的才情和汪洋恣肆的文辞开创了诗词新的境界,撑开了北宋文坛的半壁天空!

走进苏轼,我们体会他的旷达豪迈。本于儒则入世济民,追求功业;出入佛老则宠辱皆忘,波澜不惊;任性逍遥、随缘自适,进入圆融通脱的化境。苏轼融儒、释、道为一体,入世之志,超脱之性,逍遥之行集于一身。所以,他有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放任自适,有着“人似秋鸿来有信,事无春梦了无痕。”的超然旷达。被贬黄州,他高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古今绝唱,为自己表达潇洒而多情的感伤,他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在赤壁之旁,他“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下放惠州,他有着“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乐观豁达,即使远赴海南,他依然能吟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博大胸襟。于是,那飘渺的孤鸿,是他凌空高翔的身影;那寂寞的沙洲,冷不了他乐观的心,即使再大的风雨,也湿不了北宋的这块天空!

走进苏轼,我们感受他的婉约情怀。人非草木,焉能无情,虽然苏轼旷达豪迈,但他依然深深有着天伦之乐和手足之情。在他的作品中,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对亡妻王弗的悼念'有着“思翁无岁年”对恩师欧阳修的深切缅怀,也有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手足之情。

……

繁华落尽见真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当东坡的生命携着明丽的色彩,浩浩荡荡地穿空而过,当几纸金墨伴着喧嚣散落,我们走进了苏轼,走进了他豪迈,柔情而又惆怅的世界;我们走进了苏轼,走进了他绝妙的诗词书画,走进了他的旷达人生,也走进了北宋文坛这块亮丽的天空!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今日明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