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风度”

我们所说的风度,并非只表现在人前的端庄儒雅。也并不仅仅是美好的举止和姿态,更是因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在言行中表现出一种风姿与魅力,它是铁骨铮铮的勇士凝结于眉宇间的那股气,是善意的微笑带给人的如阳光般的温暖。

我们需要风度。

当代诗人汪国真曾说过:“美是一朵鲜艳的花,风度是一棵常青的树;时间是美的敌人,却是风度的朋友。”风度是一种不会磨灭的美,由内而外散发着它特有的迷人,它将世间的美好都包揽,将一路点缀得花香弥漫。风度将人们的心胸变得宽广,坦荡,将人们心中的污浊洗涤空明,它教人们学会干净潇洒地活着,它引导人们活出自己的意义与价值。风度是一种超越时间的美,就算时间带走了娇美的容颜,只留下苍苍白发,也无法磨灭一个人所拥有的风度。

众所周知,新中国历史上的周恩来总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风度君子”。他的举止和谈吐,在所有中华民族的眼中、在所有外交事业上都表现得如此的潇洒。在日内瓦会议上,在万隆会议上,周总理以其卓越才智和个人魅力,为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促进亚非会议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的举手投足,都展现出一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东方美男子形象。每一次的外交会议上,他的风采、他的气质、他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外交才干令所有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令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总理刮目相看。

儒雅的风度来源于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修养的前提。屈原飘飘然有道骨仙风,巍巍然似雪岭凌空。李白的诗词中有江河人海的气势,文笔中凝大鹏展翅的豪情。刘禹锡在众人悲秋的大思想下,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读书人,远比家中堆金积玉要强得多。黄山谷曾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只有多读书,才能让人的谈吐言之不俗,才能让他人觉得如沐春风。相反,如果满面脂粉却腹中空空,只会让他人觉得索然无味,俗不可耐。

高雅的风度来源于文明的素养。

文明的本质是心灵的美善,是对他人的尊重。真诚地对待朋友、邻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坦然面对他人的成功,给对手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也是一种风度。在我们周围,许多人即使相貌平平,可是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言行举止文明得体,严于自律,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相反有些人尽管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但出口成“脏”,举止粗野,常常受到人们的鄙夷,可见文明的素养体现着一个人不凡的风度。

风度,是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世的问题。是否具有风度不仅是衡量一个人言行举止好坏的标准,也是对于一个人心灵美善的考验。有风度,讲风度,让一个人从内而外散发着高贵的理性,让生命在世人面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胸怀的梦想在阳光下绽放。有风度,讲风度,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羽毛派小乖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