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未来文学社小作家散文稿件

采风采访

从青岛山炮台到劈柴院

张为凯

2010-11-06,星期六的上午,我校未来文学社小记者们又一次踏上采访采访的旅途,早晨,我们先在文学社活动室里进行快速写作培训,有的同学十几分钟写完了一篇,最慢的用了30多分钟写了1000多字,但写得比较好。

交卷后在安全与纪律保证书上签字,集合出发!蓝老师带领大家坐公交车到了青岛山炮台遗址,他给我们买了门票学生半价每人6元,老师给我们垫了钱进去了,就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看了青岛历史展览。

我们看到了许多东西,象一百年前的土砖土瓦、衣服、照片、契约等等。旁边有讲解员在讲解,我们听得很认真。

展览馆一共分两层,上面一层墙上是一些图片等物品,地上有一幅青岛的鸟瞰图,像是沙盘,非常大。在一个个玻璃柜里有侵略者用过的武器,如冲锋枪,追击炮等等,让我们大饱眼福。

参观完展览馆,我们又爬山,山虽不高,路却挺长,我们走了一会,终于走到了下一个景点——一百多年挖的的山洞,这是德军占领青岛以后建的地下指挥所。

进洞之后,我仿佛又回到了100多年之前……

1891年,青岛设置后,清军即在此山修筑炮台。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称俾斯麦山,建有著名的要塞地下指挥部,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完善的一站时期地下军事建筑。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是侵青德军的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是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曾被德军诩之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惟一的战场。日德两国军队在青岛山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惟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该指挥部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望塔,可全面观测掌握进出胶州湾入海口的舰船情况。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三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

青岛山炮台遗址公园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唯一战场战争遗址,海拔128.5米,位于新老市区中心,背依闹市,面临大海,为岛城最佳观景平台。此处也是一处集教育、休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新的人文景观。现为山东省、青岛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洞里面有许多德国官兵的塑像,一进山洞的门就能看到两座。我们越往里走,光线越是昏暗。我们在山洞里走散了,有二个女孩同我一起走,结果不知哪个淘气鬼吓得尖叫。

我们出了山洞,集合队伍合影留念以后就下山了,差点没有找到出路,一个解放军战士给我们指了方向,原来下山的路就在眼前,真是郁闷死了。

第二站,栈桥。我们来到栈桥东边海岸,下面有许多人在赶海儿捉虾捕蟹。我们也心动了,老师给我们30分钟时间,便下去开始了捉虾捕蟹抓小鱼的战斗。

下去以后,我连一个大蟹子都没抓着,只抓到了几个小的,还有几个小虾,几条小鱼,时间有限,战利品不多,虽然还把手给割破了,但是我很高兴啊!

我们踩着石头越走越远,完全不知已经涨潮了,我是在伙伴们的呼喊中才知道的。低头一看,石头全部被海水浸没了。这下完蛋了我心想。看到有伙伴已经踩着回去了,没办法,跟着踩吧。我硬着头皮踩在水中,啊好凉啊。

才回到岸边,我们鞋已经湿透了,裤腿夜湿漉漉的,好难受。这一回可真让我涨了记性,这“轻功水上漂”不好练啊。

回到岸边,我们继续跟着老师走,走了很远。终于到了——劈柴院。劈柴院里可真好啊,我们打算在这里吃饭,可饭钱是在是太贵了,光是一盘花生就16元钱,我们根本消费不起。

无奈之下,我们转了一圈以后,发现了一个捏泥人的,他捏地可真像,价格也不菲啊。

蓝老师在外面给我们找了一家饭店,我们每人拿七元钱,老师给我们每人垫3块,老师可真不容易了,每次出来活动都给我们垫那么多钱。饭店经理不错,很照顾我们,吃完饭后我们采访了他。

下午,活动结束了,我们各自回家。我后脚被海水浸泡了一上午,好难受啊!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期待下次采风采访活动。

金秋时节赏菊吟诗小记

张为凯

2010-11-13,周六,未来文学社采风采访活动。因为期中考试结束后多数同学都回家去了,今天只来了五个男子汉,蓝老师也不泄气先让我们每人写了两篇文章,就带我们出发了。

我们先爬榉林公园的山路到了电视塔观光,可惜进电视塔需要门票,一张门票要50元,我们没有进。到电视塔旁边的一个小亭子里玩了一会儿,就下山去中山公园赏菊了。

中山公园里的菊花可真漂亮!白的像雪、红得像火、粉的像霞……每一棵花都开得十分灿烂,每一棵菊花都被花朵压弯了枝子,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啊!

面对这姹紫嫣红、妖娆美丽的菊花,老师提议我们写一首诗,题目是《金秋赏诗》,要求七言四句押韵,我们苦思冥想了很久没有写出来,忽然远处飘来一阵阵歌声,原来是一帮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排练歌曲,在老师的提示下,我们东一句西一句,拼凑出了一首小诗,回来又经过老师的修改:

题目是《中山公园赏菊》

万紫千红竞相开,

喜迎宾客乐开怀。

秋风吹叶金满地,

银发高歌盛世来!

中山公园的景色可真美啊!秋风吹落叶,菊花喜迎宾。枫叶红的似火、松树青翠挺拔。这种美景让八方游客陶醉其中。

下午,我们要离开了,有点依依不舍,期待下次再来。

采访福利院的老人们

王同华

一个周六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青岛市社会福利院,位置在青岛大学北侧,风景秀丽。不过这个福利院虽然人不少,但大多数是残疾人,要么不能说话,要么就是听不见,甚至有些老人神志已经不清晰了。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慰问老人,听听老人的故事,陪陪老人,为他们驱赶寂寞。不过这个福利院里的几个管理人员却不大配合我们这几个“小记者”,要么以领导不在为由称“不好请示”,要么就说这里面的人没有几个“正常”的来吓唬我们。我们小记者可不是吃素的,普通办法不行,咱有好办法——去买几斤水果,然后以我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表示我们是很有诚意的……

一刻钟后终于管理人员无奈“放行”……

进入院内部,特别是那些老人的日常作息的地方以及宿舍内我闻到了一阵阵的令人讨厌的奇怪地味道,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消毒水味,天哪,整天生活在这种味道中我可受不了,真不知道工作人员怎么想的。

在过道上我们遇上了第一个“老人”,他大约有60来岁了,漫无目的地到处乱走,从他口中我了解到,他是被侄子送来的,但是他的侄子却是只在一年的中秋和过年的时候才来一次,就再也见不到别的亲人了。看到他寂寞的背影渐渐远去,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这里没有娱乐场所吗?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所谓的娱乐场所——只见在一个大厅中,一个45英寸液晶电视前坐着十几个老人,眼神呆滞地看着一个“肥皂剧”。我彻底无语了。先不说这里面是什么内容,主要问题是老人们能否看得懂,从老人那呆滞地眼睛神中我可以看地出,老人只是盯着电视发呆……

我们把水果拿出来分给老人们吃,在老师的指导下,与他们拉家常,合影留念,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似乎得到了一些安慰……我们终于完成了一次采访任务。

祝这些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得快乐!

参观博物馆有感

赵锋浪

参观是什么?我不懂,也许在我的脑海里,只不过是随便看一下,有趣就多逗留一会,没趣就一略而过。

我也曾经多次问过自己,你出来到底干什么?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吗?只能给自己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不知道。我现在明白,想要明白参观是什么?必须从心里出发。要是你不从心里来参观的话,只能知道它的表面含义。我就是这样的人,只明白参是参加,观是看。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有多少!但肯定有。我盲目,是因为不知道出去干什么,要干些什么,然而,我通过上一次的感悟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去了博物馆看到那些物品,看到我国以前被其他国家用来做殖民地,才明白参观不是由兴趣,而是由心理,让你记住当今社会,是强者说的算。例如我国在前一百年,对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发出一句话“停止战争”有哪个国家会听呢!只会说自己都已成为别人的殖民,你有什么权利让他停止。没有吧,这就是带着我们改革开放的邓小平爷爷所说“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现在才明白让你看着那些图片,你心里还会平静吗?还让你知道当时有一个腐败的政府,是多么的可怕!可是现在有的人竟然还在搞腐败,是多么的无耻啊……

难道我们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吗?

一些瓷器,也让我知道我国古代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所以,参观不是来看看就过去了,这要看你怎样来理解,你是否动脑去想、思考。这一次的参观在我的词典里增加的是“莫忘国耻,传承国粹”。在此,我的文学表达能力有限,就在这结束了吧,即使这样我也不会气馁,我也要积极参加文学社各项活动,写出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

登爱国之山

谢晓军

清晨,迎着朝霞,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城阳区青峰社区的毛公山,在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国的豪情。

在山底下,看墙上的《毛主席语录》中有许多关于解放前的语录,让人们回到4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在毛公山攀登的山间小路旁的宣传栏里有关于毛泽东的生平简介,让我们这些没有经过那些岁月的小记者们感触颇深。

红色经典,峥嵘岁月,在上山的这一路上,我们走在木栈道上,看着这奇山异石,让我们这些小记者们又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解放,又从新中国到文革,这近40多年的历史变迁深深印在中国人的眼里。看到这壮美的山河,我们不由得感叹道。中国的巨大变化,让世人关注,让国人自豪,同样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注定会成为世人眼中一颗亮丽的明珠,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宏伟的。

山半腰后,在相邻的一座山峰上,我们看到了一块巨石,非常像毛泽东,他挺起胸膛,高昂着头颅,面向远处。看后,又一次让我的爱国激情悠然而生,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毛公山是一座爱国之山,是一座别有风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公山之游

宋作帅

今天又是周末了,同往常一样我们来到学校,在蓝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将出发进行一段快乐的旅行,采风采访的目标是毛公山。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坐上了公交车来到了毛公山的脚下,一下车就是一股新鲜空气迎面而来,让我不禁感到了山村的清新。在山脚下我们一起照了几张相片便开始爬山。我们看到那迷人的风景,不禁停下脚步欣赏一下,在这漂亮的风景下再照几张相,来留下作纪念。爬了一段时间后,不知是他们的步伐慢了,还是我们三个人走得快,一会就把老师和他们给拉下了,看不到他们的人影,我们三个人一直不停地向上爬。由于不知毛公石在什么地方,结果爬过量了。到了山顶我向下看了一下风景,不禁赞叹道:“好美啊!”我们本想再向上爬,可由于时间的缘故,老师打电话说我们走过头了,让我们回去,我们还不想回去,想继续向上爬,可一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我们便无奈地往回走,走了一会儿,便看见了老师和同学们在那看那块像毛主席的石头。我们便过去一起在那里照了几张相,便开始往山下走。俗话说:“上山简单,下上难,这次可真实验过了,下山的确不简单,总是像要滑到一样,但是路都比较宽,没有一个摔倒的。

下来山以后,我们便饿了,开始寻找饭店,可由于是山区,就有那么几个饭店,很贵很贵的,我们便只能有气无力地走到一个汽车站,坐车回到李村去吃了。等了一会车来了,我们到了李村,蓝老师带我们在一个地下商场大排档吃牛肉拉面。饭后我们便解散了。

这次的活动虽然有点累,但很高兴。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观青岛山炮台遗址

郭立尧

上周六,文学社十五人一起去了青岛山炮台遗址参观。

九点左右我们到达了门口,进去之后,光线突然变暗,仿佛又回到了解放前……里面的物品让我目不转睛,那都是战争时期用过的东西,有将领的衣物,还有抗战的图片等,我们一边照相一边听解说员解说,也使我们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

看完这些,我们就到后面的山上去看当时德国地下指挥部,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长的山洞,也称得上是一个地下迷宫,里面布局很有条理,指挥室、会议室、宿舍、浴池等等,一应俱全,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可见当时德国人为了长期,侵占青岛费了不少心思。洞里面光线很暗,只有几盏说亮也并不亮的灯。我们也不会忘记国耻。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决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维护名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对外来侵略者无必痛恨,对卖国贼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已经成为我们中华名族的完善品格。

我们要不忘国治,居安思危,让爱国之志化作报国之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发扬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学习好文化技术,加入到祖国的伟大复兴的建设行列之中去!

让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不败之地,让我们的青岛永远是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一次参观让我获益匪浅。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栈桥,刚下车,就感觉到了大海的壮丽,到了海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堆堆是赤裸在外面的石头,现在应该是退潮了,旁边的人说我从未见过栈桥退潮的景色,此时的塔已没有海水作衬托,但它的美丽依然是不变的……

我们终于禁受不住诱惑,一个个都到了海边去玩。我刚下去就发现一个小螃蟹,我一把把它捉了起来,放到准备好的小瓶子中,同学们也开始一起捉,不一会儿,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被同学们的劳动成果给装满了。我见老师在远处的沙滩上等着,我便走了过去。还有小部分的人依然向海的深处走去,不一会儿,老师说要走了,于是我给还在海滩里的人打电话叫他上来,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迟迟没有上岸,我不由得着急起来……

终于,他们上来了,原来是涨潮了,他们没有回来的路了,只好踩水过来了……

稍事休整,我们向下一个目的地——劈柴院出发了。来到这里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劈柴院的故事,也使我们懂得了不少。

走了一上午,我们也饿了,于是就找了一家饭店,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凑钱要了一桌菜,这是我上高中第一次和同学聚餐,心里非常高兴,我们有说有笑地吃完了这顿美味。

今天的旅行也到此结束了,我也很期望下次的旅行,因为在文学社的带领下,我又可以增加不少课外知识了。

散文群星

仰望星空

郭立尧

多么想就一个人这么静静的躺着,面对漆黑广阔的星空,群星璀璨,别有一番趣味,任微风拂面,任思绪排山倒海般袭用……

终于有一次远离城市,去看最单纯最明亮的星星。但是从古至今,许多人非常喜欢月亮,什么“花好月圆”什么“皓月当空”此时已不再被我容纳,取而代之的是那一颗颗若隐若现的眼睛——星星。

天空也成了蝙蝠的天空,星星也只属于它们,它们追逐,它们玩耍,但它们绝对想不到,自己在群星之下是那么孤单,在无垠的天空下是那么渺小吧!唯有它们的歌声此时在寂静的黑夜中如此嘹亮动人……

它们的声音和明星闪烁的节奏同步,使这黑夜更加美丽……

星星闪着眼睛不知疲乏,一天天,一年年……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

怀念

张为凯

仰望星空,看到满天璀璨的星星,鼻子不禁一酸,两眼泪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小时候,奶奶每天晚上都带着我看天上的星星。你看,这是北斗七星,北斗星,奶奶边说边用手指着。我顺着奶奶手指的方向望去,可看到满天的星星都一个样儿,根本分辨不出来,不一会儿,我就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那时候奶奶对我宠爱有加,容不得我挨半点欺负,就连我的父母也不敢说我半句。

奶奶对我的爱,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一个愿望,长大后,一定好好报答奶奶,孝敬奶奶。

岁月并没有因为我留恋而停下脚步,奶奶去世了。我哭得昏天黑地,希望奇迹出现,但是奶奶活过来是不可能的了,我对奶奶的记忆成为了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产”。

又是一个繁星满天的日子,我仰望星空,又想起了奶奶。

奶奶,我想你了。

登山记

张为凯

应朋友邀约,到他们那里去爬浮山。

上午9点多,我们踏上了爬山的“征途”。这山虽然不高,但是山头一座接着一座,连绵不绝。

山上的景色可真不错啊!树木青翠挺拔,野花娇艳美丽,小鸟自由欢唱。虽然景色很美,但还是遮不住我们的劳累,再加上天气有点热,所以我们很快就汗流浃背了。

我们一共爬了4个山头,到第5个实在是没有力气爬了,于是我们就放弃了,坐在路边休息欣赏景色。

看那远处的山被一层薄雾笼罩住,像是给山披上了一层薄纱。一切景象皆是在这薄雾之中,显得格外雅致。

啊!好美的景色,可惜我要回家了,希望下次再去登山。

向左向前

王同华

每天早上6:20坐车去学校,等车、挤车、抢座……与一年前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路口,一年前我坐的车向左走,而现在向前走。

向左走,我的终点是一个高中,向前走,我的终点是一个职业高中。

向左走,我的人生大致是上三年高中后成为大学生,然后找工作,或者是继续当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

向前走,我的人生大致是一年文化课,一年专业课以及一年的实习,然后工作...

选择高中以后我的路会像是一年前上学的路一样——向左向右不可捉摸。反之我的路会像是现在上学的路一样——一条笔直的马路...

来职高有半个学期了,在这里我感到与高中一比,这里就是天堂。

与高中不同,高中的历史、地理、生物之类的东西在这里不适用,职高要学习的全部都与自己以后的职业有关,而在高中的我天天混混沌沌的顶着个黑眼圈,努力学习为的只是能考出更高的分数与名次,常常与同学一起抱怨说:“学这个有什么用?”正是对自己前途的迷茫我才来到了职高....

犹记得在我来职高前同学们知道我要走后那不解的目光……不过他们一定不会想到,在他们上高中时或许我就会开始工作;在他们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或许我就会有了相当的专业经验;在他们找到工作时或许我会……

我等着那天……

旧物

王同华

在一年前我用我积攒了许久的钱买了一个MP4,哎呀,当时那个高兴啊!天天把它当作宝贝一样供着,就怕哪天它突然脱手掉落在地。

可是好景不长,这个MP4在我手中过了一个半星期就“光荣”地被没收了。然后呢,老师有个好习惯——就是把没收学生的东西锁进保险箱。结果呢老师居然把保险箱的钥匙给丢了,于是乎,我盼月亮盼星星盼老师把我的MP4还给我……

结果是MP4是一去不复返,我心千载空悠悠啊!

暑假放完了,它还没有归来。

我转学了,它还没有归来。

班主任退休了,它还没有归来。

据同学说没收我MP4的老师出国不知哪去“鬼混”了,但它还没有回来。

校长退休了,它还是没有回来……

MP4一去不复返,我心千载空悠悠啊。

我心中的这个“旧物”就这么没了……

小时候再也不在

周玥

一个人呆在教室,看着天空发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迷茫了,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过多久,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再也找不回童年的快乐,再也找不回那份纯情了。

小时候的我,的确很单纯、很善良,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很开心,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干这干那,总之,永远都闲不下来。

我当时很淘气,学男生爬树,做男生喜欢做的事,把自己当成一个小男生,真的很疯,因此,我从来都没穿过裙子,每次回家都是一身脏,从来都不会规规矩矩的呆在一个地方,总之,童年的生活,充实、快乐。

可是,因为一件事,我的生活改变了,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明白,天真的人被人永远欺负。

我的天真,一直到14岁时,被打破了,当时,班里转来一个新同学,很坏,而且总欺负我,我总是不和他计较,知道有一次,他虽然对我的朋友说,我太单纯,不欺负我欺负谁,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为什么老有人欺负我,为什么有人经常把气出在我身上,于是,我在心里说,以后再也不能让人欺负我,我一定要成熟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想法很恐怖,我虽然因为一句话,冒出这么个想法,真的很后悔,童年回不来了,我也会不来了。

因何而变化

王洪涛

天气变化因季节而变化,植物因天气而变化,人因什么而变化?

也许人因环境而变化,因岁月的变迁而变化,也许是因金钱名誉地位权利而变化吧!

10岁的我正是童年,生活无忧无虑,每天都会有小伙伴一起玩耍,虽朋友众多但要好的很铁的却只有两人,我们三人情同手足感情甚好!由于我的爸爸在城中打工赚了些钱,便将我和妈妈一起接了去。从此我们三人便聚少离多,但相见时我们还是如同往常。

在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我们三人约在一起,到一处小山包上躺着聊天,此时的我们远不像那个年龄所做出的事。我们安静地仰望天空无聊的数着星星,不时的说上两句话,便再次踏入尴尬的境地。

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几个小时,我的妈妈找到了我们,让我们回家!看着我们不离不舍的样子,妈妈劝解道:“以后还是有时间见面的,我知道你们三人的感情深,以后的你们终究还是要分开,各奔前途!”妈妈说完后便起身离去,我们三人在原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陈浩冉开口道:“是啊!我们要拿的起也必须放得下,以后还是会见面的嘛!”最终我们都想开了,第二天早晨我们一家坐车来到了这里。在这里生活的也算是安逸,但缺少了能说得上话的挚友。等到我日思夜想的暑假来了,迫不及待地,我坐上车回到老家见我那两位铁哥们去了。

和我想象中的一样,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心中说不出的高兴。一个完整的暑假在我们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又再次恋恋不舍地分别了。、

转眼间7年过去了,这其间我回老家次数不下十次,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心若比邻!见面的我们还是那么兴奋。

但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三人都变了,除了身体长高长壮变聪明了,也有心理的变化。我们三个人中的赵天变了,他变得我自认为是自私。有些事情例如......!

这天我们三人约好钓鱼,由于我的鱼粮不够用了,由于懒惰也忘记买了!我想到时借点用就行了。

来到湖边三人选好位置垂钓起来,由于技术不佳,鱼粮用完了才钓到几条小鲤鱼。我看到陈浩的袋中还有不少鱼粮便去借了一点,陈浩毫不介意便痛快的给了我一点,由于太少不一会儿又用完了,我便到赵天那里向他借点,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竟然不借,还说:“你自己怎么不买点,这些都是我用钱买来的!”看他语气坚定的样子,心想就算是我在向一个陌生人借点,也不会不给吧!你怎么能这样。我注视他很久,希望他能借给我。他没有转过头继续钓起鱼来!回到原位的我低头思考着,思考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还是……但我还是想不出我错那儿了。那就只有一个问题赵天他变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我们三个快乐的身影,又想起现在的各奔东西,眼睛不由地蒙上了一层雾气…….

自己的故事

张孝堃

我自己有很多的故事,有好的,也有坏的,有的事情慢慢已经淡忘,但是有的事情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

小的时候,我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总喜欢搞一些恶作剧。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抓了几条毛毛虫,把它放在女生的课桌里,来吓唬她们,女生往课桌里拿课本的时候:“啊”的发出刺耳的声音,我们几个男同学在那偷偷地笑,而那个女同学脸色发白,一副惊恐的样子,很是好笑。

初中的时候,我又迷上了看书,有时间的时候,就拿起书本慢慢地读起来,很是投入,虽然没有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每读到书的精彩部分就很兴奋,因为这是那些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自己的知识面也在一步步拓宽。

现在的我,已经上了高中,正在成长着,也开始懂事了。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我事,孝顺听话。在学校里,尊敬老师,爱护集体,团结同学。

当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毫不退缩,要有勇气去面对,不能被它所吓倒,更不要畏惧它,因为我长大了。

曼玉的仲秋之夜

高健

八月十五的那一夜,只因离家太远,没有离校,曼玉独自一人在宿舍里度过中秋之夜。

夜深了,走廊中传来了脚步声,“嗒嗒……”只听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时的曼玉,手中紧紧地攥着学校发的月饼,心中充满了无限恐惧,终于门被打开了。曼玉躲在了被窝中,打开了一条小缝,向门边望去,只见门口处有一个黑影向这边走来!此时曼玉的心跳个不停,这会是谁?老师???朋友????难道是……?终于黑影走到了床边,一只黑手向她伸来,曼玉不敢看,把头缩了回去,她心中无比害怕,怎么办?这是谁?

唰,曼玉睁开双眼……天亮了,原来是一场梦……

我的化学老师

张斐斐

在脑海里,还能清晰的回忆起他的模样,戴着一副眼镜,大腹便便,一看就是一肚子的文化样。他对我们非常严格,我们也都非常害怕他,每当上化学课时,我们都提心吊胆的,心就象要跳出来似的。他讲课时,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从未见过他的笑容啊。

然而,在一次的化学课上,由于我晚上回到宿舍和同学聊天,睡得太晚了,第二天上化学课打瞌睡了,老师下课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当时吓得不知怎么说。以为老师会严厉批评我一顿,然而出乎我预料的是,走到老师面前时,他用笑容把我的那种惊恐消磨了,当时感到很意外。老师却说:你们现在学习的压力很大,小小瞌睡没什么,只不过别太贪玩,该学时就要学,瞬间我的愧疚感觉涌上心头,仅有那一次,让我深深铭记。

毕业时,他对我们没有说多少动听的语言,毕业晚会上,其他老师都慷慨陈词地对我们说希望谈理想,而我们的化学老师只是把他的笑容给了我们,他只是说:老师只是你们生命中的一个小小的过路客……,在他的见解话语中,我们能够听得出他的恋恋不舍。语言虽然短暂,但是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无法抹去,正是他简洁的语言给了我以后学习的动力。

我爱我的化学老师!

2010.12.18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未来文学社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