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也是美

半轮明月照半房,半是阴沉半天光,半明半暗灯半亮,半夜生凉半掩窗。

人生有许多东西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轮廓,它存在的实质仅仅只是它残缺的一半而已。月缺月圆,人聚人散。无形中总是上演着不为人知却又早已为人所谙熟的一幕。然后,当我们各自走向人生的站台,再转身,便成了天涯。

喜欢把蝴蝶破茧来比喻自身正经历的磨练,眼光常常聚焦于那蚕蛹瞬间破茧而出时的完美蜕变。但是亲爱的你可曾发现,是那破了的蚕茧孕育了这只美丽的蝴蝶,而最终它却因它的残破与暗淡而渐渐地被人所遗忘。

人生本是处于风雨中的旅行,谁都无法保证时刻走的一帆风顺。祸福相依,顺逆相对。是有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情思,才有了林黛玉寒塘鹤影,助了凄凉的半生;有了银汉迢迢千里度,天上人间的距离,才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忍顾不思量的泼墨相思;有了良人的远行,才有了闺妇的守候;有了路途的迷失,才有了会回家的温暖。

残缺的本身也是一种美丽。

张爱玲的一生有三大恨事:海棠无香,鲥鱼有刺,红楼未完。于是后人也随之唏嘘哀哉,扼腕不已。可是,假如红楼真的完篇了,又还怎会有滚滚袭来的探索红楼的红学热潮?怎会有堪称里程碑的系列经典红学作品?怎会有学者不尽的哀思?怎会有后人无限的遐想?

海棠无香,才谓之曰海棠的特色。

鲥鱼有刺,才有其鲥鱼的鲜美。

悠悠百年世事,天地间,少年游,春梦交织。在远行的途中难免有不如意之时,是耶非耶,从古人蜀道的流离中看破一点是尘世的光彩。再回首,会发现,此亦不失为一种苦涩的美丽。

何必歆羡当日骅骝,繁华如梦而叹息自己才德难全,命运多蹇?少年游,少年负梦残日游。

人生必有残缺却也恰恰因残缺而显其矫情的完美。

今夜月缺,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诗云:末济终焉心飘渺,万事都从缺陷好。

呵呵,夜已生凉,立寒窗。笔墨有几分残缺。

莫惊,莫续。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靓儿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