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波林,都铎王朝一个普通贵族家的女孩,在家族贪婪的欲望中沉沦,在宫廷腐烂陈旧的气氛中堕落,在时代的变迁中毁灭。她,一如同时代的大多女性,至死都不能主宰自己,纵贵为王后,也逃脱不了被被处死的命运。
安妮出生于中世纪英国一个渴望通过与其他显贵政治联姻而提升家族地位的家庭。无可厚非的是,这种现象在当时的英国十分普遍,就连当时作为欧洲最荣耀的皇室—英国皇室也不例外。她父姓波林,父亲本是一个无名小卒,通过与霍华德家族的联姻跻身于贵族之列。母姓霍华德,在安妮还未出生时它就是个显赫的姓氏,准确来说,它是个有野心、贪婪、注重家族荣耀胜过亲人性命的姓氏。出生于这样家族中的每个孩子都注定了一生都会生活在被支配的命运中,一旦为波林,为霍华德家的人,终生便被打上家族的烙印。
悲哀从她一出生便注定了;波林家的姐妹双株自幼便被迫离开祖国,远赴法国学习宫廷礼仪.不同于妹妹的温柔懦弱,姐姐安妮从一出场便是一个年少亲狂、风情万种、时髦前卫的法式女人,带着一副自命不凡、高傲的神情。相对于妹妹十二岁便被父母强召回国作为家族的筹码嫁人甚至是入宫,安妮幸运的多,十五岁之前她在法国皇宫受足了法式教育;她知道如何成为舞会上的焦点,知道每一个男子的想法,甚至知道怎样将世界上最英俊的王子—英格兰亨利八世勾引到手。然而回到英国的她自尊心在妹妹喜获圣宠,自己却坐冷板凳后备受打击。在法国宫廷魅惑众生的她,在英国却沦为懦弱妹妹的女仆,甚至要违背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听从家族的指令,千方百计地为妹妹勾引并稳住国王,自己却在妹妹的荣誉阴影下黯然失色。
命运对她从一开始就出奇的不公平,哥哥乔治是作为家族继承人的存在,妹妹嫁人两年后被国王看上,在作为一个贵妇的同时还是国王的情妇。而自己,风华绝代、崇尚自由与个人幸福的自己却只被家族当做妹妹受孕时的替代品。家族--无论是霍华德家还是波林家,都只会关注家族中获宠的女孩,对她自己,除非她有自己的打算,不然她只可能会沦为家族的附庸。她悲切地意识到这点,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并得到了国家第二富有继承人的真爱,然而,当她天真地期盼婚姻带给她的幸福和荣耀时,所有又被可恶的家族和天主教会阻止。无奈,可能的幸福都被扼死在襁褓中,也由此她看透了家族的实质,看透了这个时代的实质。权力、金钱、地位等都是由国王和教会支配,而依靠圣经和天主教精神支撑起的教会对于这个国家,至少对于她是华而不实的。
她厌恶透了这种世道带给她的痛苦和不公,同时对妹妹的好强心理也指引她不得不对此作出改变.她打起了更大的算盘—魅惑国王—把妹妹的情人据为己有。一切都进展得如此顺利,国王冷淡了妹妹,自己取而代之的成为王国第二显贵的贵妇,宫中几乎所有的男子都甘愿拜倒在她那时髦的石榴裙下,享受着她那富有激情的召唤。在权力与欲望的泥淖中,她越陷越深却全然不自知,就像所有志得意满的小人一样,她开始骄躁,看不起把她扶上高位的亲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宿命。都铎王朝统治下的社会到处充满尔虞我诈、阴暗、暴力,在这样的社会中,若失去了家族的庇佑,女人是不能独自生存的。更何况她的情夫—亨利八世本就是一个喜怒无常、血腥暴力的人,他只因为王后给他生育了女儿(而不是儿子)就背弃了夫妻间二十多年的情谊,不顾妻子作为英格兰王后和西班牙公主的尊贵身份,开天辟地地给无辜的妻子安排罪名甚至休了妻子。这样的男人是负心薄幸的,安妮没有意识到这点.被权欲冲昏头脑,心中弥漫着斗恶气焰的人总是不会考虑到以后的处境。她为了能够达到一己的目的,甚至将新教君权至上的思想传输给这个天主教国王,使之有足够理由实施宗教改革,脱离教会的束缚和统治。她更没有想到教会虽反对国王离婚损害了她的利益,但这个华而不实的组织至少保护了全英国的女性,使她们不会无辜被休。
还没有当上王后,她便妄自尊大,设计处死每一个反对她的人,下到平民,上到教主,每一个有能之人都或多或少遭到了她的毒手,每一个可能成为她忠实伙伴的人都被她推到了对立面。社会回报给她冷漠:在她登基加冕时没有一个市民为她欢呼,他们甚至称她妓女。光阴荏苒,她满心期待为国王诞下一子,这样国王就能停止对她的日渐冷淡,然而,伊莉莎白公主的出生和接二连三的流产使她的幻想最终破灭。她早该想到自己教会国王颠覆朝纲与前王后离婚,同时她也教会了他再次颠覆朝纲与自己离婚。她早该想到自己涉足的游戏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自私残暴的君王亨利八世在激情暗淡、重觅新欢后是不会允许自己存在的。当初前王后所受到的耻辱被一一奉还,年华流逝,她再难通过自己的年轻活力唤回国王,绝望中的她求助于家人,然而,没有人能够解救她,她破坏了前王后的婚姻,将一国之母流放于皇宫之外,最终卿卿反误卿卿命。纵使自己身为一国之母,也逃不掉被国王处死的命运。
安妮波林并不是那个时代唯一的悲剧,亨利八世的六个王后没有一个逃得掉凄惨的命运。安妮的悲哀也不是她一个人的悲哀,她的悲哀应归功于那个时代,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那个时代处于贵族制和君主制的分界浪尖上,统治阶级延续了贵族间相互争斗的恶习,又开启了专制的统治制度。另一方面,都铎王朝营造了一个勾心斗角,阴暗,专制的统治氛围,各大贵族之间的较量不止摆到了朝堂上,还延伸到了宫廷里。前者是家族男人的较量,后者为女人之间的比拼,但是,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在家族中各小分子的协作中完成的,带有很强的家族性质。安妮波林早年服从于家族,,因妹妹受宠而遭到冷视。后来试图脱离家族,又遭到了家族长辈的排挤。即便是被排挤后,她仍是个彻头彻尾的霍华德家族中人,因为家族清晰冷静、疏于亲情、聪明精于算计的思维方式和麻利不留残迹的行为方式早已烙印到了她的思想中,指引她日后的种种行为。时代的毒疮祸害了各大家族,使之为了物质的追求疲于奔命,这种家族的不幸又在安妮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丈夫亨利八世加剧了安妮在时代中的悲剧效益。无论是出身高贵的女人,还是出身单薄的女人;无论是恪守妇道,温婉大方的女人,还是攻于心计,精于算计的女人;亨利的六个王后无一例外的结局不幸,这不是偶然。亨利八世在历史上是一个猜疑心强,极富开拓心的男人。他和他的一些朝臣发起了意义重大的宗教改革,将宗教的权力收归自己,史无前例地拓展了王权,又对国家政府机构作出全面改革,使得自己的王权空前得提升。无论是棘手的国内政事,还是复杂的外交事务,他都以其老练奸诈的政治手腕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样野心与魄力并存的男人却一直得不到合法的男嗣,这损害了亨利作为君主的高傲心理和作为男性的尊严,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他对安妮的残忍,将一代绝伶处斩于伦敦塔下。
很多时候将自己逼入死路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安妮本人的悲剧从一方面来讲也是由自己造成的。是她的好胜心让她作出了抢妹妹情人的举动;是她的私心让她诱惑国王使之与王后离婚,令民怨载道;是她的专横狭隘心理使她树敌无数。她本可以在国王注意她伊始就远离纷争,但她没有,一向聪慧的她在此时却选择机关算尽,以一个挑战者和超越者的姿态加入到这场她注定只能做输家的游戏中。安妮本身的悲哀在于她不懂得在权欲中全身而退,逃离喧嚣复杂的家族政治斗争。无疑她是一个聪明、富有激情的女人,但是她至始至终都不明白的是,以她作为一个平民女性的身份和实力,她是不可能在男人的世界里颠覆属于男人们的朝纲的。最终机关算尽,却因再无反抗能力而误了性命,这似乎是她最大的悲哀了。
安妮波林,这个复杂,难以捉摸的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无论历史给她的评论褒赞与否,我本人都对她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给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的沉沦堕落—这一普遍的现象敲响了警钟。好在,结局不算太坏,亨利八世处死了这个只给他生一个女儿—使之无合法男嗣继承王位的王后,然而,正是这个争议无数的王后,安妮波林,生育了一个统治英格兰久达45年的女皇。而正是这个女皇--伊莉莎白一世将英国带入了空前繁荣强大的黄金时代!
注:1.参照了有关亨利八世,安妮波林,玛丽波林的网页。
2.参照了《另一个柏林家的女孩》的同名改编电影.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周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