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煎饼

沂蒙煎饼

话说,煎饼最早是经由传说中衍生出来的,这一言语没有经过考证,没有任何事实来言明,但是她却的的确确的存在着,在你,在我,在我们年轻的心中。

相传很久以前,在蒙山望海楼下乐于助人的土秀才田壮,因为得罪恶霸被关进大牢,恶霸扬言49天不准送饭,只准送笔墨纸张。后来,田秀才的妻子巧珍在睡梦中得到蒙山娘娘的指引,摊制煎饼,放上大葱提着豆酱给田壮送去,看大牢的以为煎饼是纸、大葱是笔、豆酱是墨,就没多盘问。就这样,过了49天,田秀才不但没被饿死,反而神采奕奕。善良的巧珍,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德,热心地给四邻八舍传授煎饼技艺,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摊煎饼在八百里沂蒙传开了。

当然这只是传说,传说终究只是传说,是因为流传的人多了所以就自成一说,然后被越来越多的人继续流传最终延展成为另一种传说,这就是传说的魅力。

然而,在文献中也可以找到煎饼的渊源,只是这一次是有文字记载,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那么明亮,那么耀眼。

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头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蒲松龄的家乡因濒临沂蒙,自然能够领略到沂蒙煎饼的美味,于是在其文字中自然也留露出来。煎饼,作为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其主要用原粮制作,麸皮没有去掉,所以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软,且便于存放和携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食品,自然也是久负盛名。

其实,煎饼也是极富营养的,就像是充电器,将体内积聚的能量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让享用他们的人们永远难以忘怀。

煎饼又叫干粮,从使用的原料方面分类,又可分成麦子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粱煎饼、地瓜煎饼等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是各不相同的。烙制好的煎饼薄如蝉翼,折叠成卷,即可食用。如果稍加晾晒,折叠有序,便可存放半月甚至是一个月,在这期间不会变质,出门携带也很方便,自然便有了干粮的雅号。

当然,煎饼的制作也是巧夺天工的,每位煎饼的制作者就像是精巧的设计师,在头脑中完美的想象透过灵巧的双手表现出来就是美味而又可口的煎饼,精湛的技艺,完美的手法,手下熠熠生辉的成果令人回味无穷。

煎饼既有如此美誉,制作过程自然更是细腻。坊间流传两种制作做法:一种是滚煎饼,另一种叫摊煎饼。滚煎饼,首先生好火,用吃了油的垫布抹一遍,将鏊子烧热,将足球大小的面团,从边缘开始由外向里一圈一圈地滚过去,将薄薄的一层面覆盖了鏊子面,将剩下的面敦回瓷盆里。过几分钟,取下来放好。而摊煎饼是把面和成稀的,用小勺舀了倾在鏊子中央,然后用木制的倒丁字状的工具旋转着一圈一圈地往外赶,摊满鏊子,最后在边上一抡,将多余的面糊刮回瓷盆,待几分钟从鏊子取下即可。

另外,煎饼还是极富故事情节的。内心深处积蓄强大的力量,透过史实,透过硬生生的存在一一展现,最后融化在时光中,成为永远的痕迹。

在古代,王羲之少年书法出名,也得益煎饼的启示。有一次王羲之去城北“鹅庄”踏青饿了,想吃煎饼,在店铺门前问一老者有什么名吃时,答复这里是:“鹅庄煎饼甲天下呀!”

追溯历史,沂蒙老区是革命圣地,当年陈毅带领山东野战军转战齐鲁在山区进行游击战,恰好来到沂蒙,这边的主食是煎饼,陈毅所带领的新四军多为南方人,吃米饭长大的,由于煎饼太筋道,部队士兵都咬不动,于是陈毅便下命令要全体官兵要尽快学会吃煎饼,打那以后,陈老总吃煎饼的故事便在沂蒙山区流传了。

最后,在诉说的结局,那么近,那么远。漂泊不定的香气,永远无法磨灭的情怀,不曾更改的情节都零零落落的展现出来,一一排列,成为永恒,镌刻在人民心中。

在翻动煎饼的同时,铺面而来的香气迅速将你包围,让你感觉像是掉进了幸福的窟窿,你甚至能够嗅到阳光最后残留的味道。在翻动煎饼的瞬间,女士秀美的身姿,灵动的关节,精巧的双手,都得到最大的发挥空间。升腾的热气,弥漫着的袅袅炊烟,让这一艰辛的工作得到最好的证实,劳动人民最光荣。翘首以待的孩子们在旁边按捺不住,好心的女士们开始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们分享,孩子们欢天喜地笑声是对这最好的回报,让所有的疲劳瞬间遁消,从心尖传来的温暖涌遍全身,感动的会有泪水静寂的流下来。

等所有的煎饼都烙制好,将其晾干,叠好,成为成品,然后整整齐齐地摞在包袱里包起来,一家老小开始在饭桌上品尝这幸福的味道,或是背在旅人的肩上,无论天涯海角,透过煎饼都会尝到母亲的犒劳,都会回忆起沂蒙的点点滴滴,都会慢慢被家乡的好慢慢浸润,在一路旅途中慢慢撒播感动的泪水,在回味的过程中细细咀嚼这份爱的美妙。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淘气的牙齿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