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慢慢读懂的诗行

题目:清明是我慢慢读懂的诗行

作者:马之军 指导老师:范红梅 严岳峰

邮编:236015 联系电话:15255822847 0558-6818770

通信地址:安徽省阜阳市临泉路558号阜阳师范学校2008中文2班

阡陌交错的荒野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清明的故事,那依旧响彻耳畔的声音,竟在我记忆的扉页上烙下痕迹。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你走过了一个冲破天际的晨曦,那你也一定有一个落叶归根的黄昏。还记得那时的我喜欢静静的从一株枯槐树下捡起一片残碎的叶子。清晰而又残缺的纹络,让我又一次想起了春天里的它,想起了枝头上的绿。风一吹,也便化作了一缕诗行,飒飒作响`````

杜牧·酒

不知是酒沉醉了杜牧,还是杜牧走过了清明的迷途?还记得在乡间一条又一条青石板路,两侧的小河轻轻的还会从眼前静静的流过。颤抖的柔波荡漾着两岸垂青的杨柳,倒映的枝条牵扯着春雨纷纷嘀嗒的声音,涤清了杜牧苍老面孔上多年漂泊的尘垢。

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或许他只会在孤郁沉寂时用酒来慢慢麻醉自己,本以为陈年的酒香定会引起他在一个漫天哀愁的季节里开怀畅饮的雅兴。可清明的酒,掺杂了太多这个季节的雨水和远处只能抬头仰望的杏花。昨天的牧童或许又站在那个曾经的拐角,又重新等待起杜牧走过的身影吧?依旧熟悉的路上,天阴沉沉的下着雨。

杜牧应该属于那种走进来的人。但我也曾看到过许多从这里走出的人,他们带着这里曾经赋于他们生命和流动的血液,却留给了这里仅仅只是某个夕阳下远去的身影,及一连串没有色彩的故事。

走在清明的拐角,杜牧在他心灵停留的归宿里写下了一首诗的长度,一杯酒的故事,一个季节的细雨纷纷。走出的人,就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去寻找生命寄托的另一个归宿,可他们也会和杜牧一样忆起昨日的芬芳和温馨。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闻着酒的醇香来怀念杜牧,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痴人的说梦。还可以把他当作一首诗来读,一首关于《清明》的诗···

三月·诗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柳絮不飞/你的是小小的窗扉

紧掩/我哒哒的马啼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郑愁予《错误》

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荒野上的野百合也会有春天。所以我一直相信:生命有了开始,他也便有了延续的权力。尤其是氤氲着三月的气息,不经意间便沉醉了很多人。并不是说三月不来,我们沉重的思绪就不会触伤昨日留下的伤痛。就像诗人所说:东风不来,我相信三月的柳絮照样会漫天纷飞。

冰心说: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我想,在生命的漫步中,为了灿烂的日出,有时我们也会放弃今晚夜空中不时划过的璀璨流星。所以遗憾总是不能避免的。归来不是一种遗憾,归去也不是一种错误,那或许只是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吧!

所以我认为,在三月的诗行里,我们不是归人,我们要学会为自己解醉,我们只是这条漫长旅途上的过客。在过客的眼里我相信:即使生命的选择是一种错误,那他也是美丽的。

坟·清明

故乡的老人们总爱把坟说成“地宫”,可我却认为它只是一捧黄土。

当人类还在激烈的讨论着生命是从猩猩或某些鱼类演化过来的时候,我也便开始思索自己的来历。既然人类生命的最终将归于泥土,那么我想我们生命的开始也必将来源于泥土吧?

在塞外大漠的狂风中,战死的累累白骨早已垒成了一座座小小的坟尖。而辛弃疾一阙《破阵子》得壮词却挑到了微弱的灯烛下来读,直读的黑发变成了白发,直读得白发变成了后来的名句。忽听得连营鼓角齐声召唤,扯出了八百里的秦川的旧梦。手中空握着一卷万字平戎良策,无奈没有壮士冲锋陷阵的悲歌,也早已响在了宋词千年的经典里。

数百年之后,人们发现辛弃疾不是死于黄土之下,尽管他曾威武的横驾于黄土之上,而是死在了宋词的豪放中。而后我读懂了他;一头白发的长叹,那是来自大地深处的呼吸,隆起的土丘旁长满了地蔓艾蒿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大片大片的无声掩埋着一个生命结束后最终的痕迹。

所以,每当我看到那平坦的大地上隐约隆起的一方又一方陌生而又似曾熟识的坟头时,我也便执着的认为那是一捧黄土,一捧属于清明的黄土。即使你曾经是多么的豪放、多么的柔情,生命既然来自于泥土,那它也终将归于泥土,你说是吗?

花·怀念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玉兰花还在灿烂的硕于枝头的时候,清明节到了,还是父亲挽起了我的手。我俩在一个还依然年轻的坟头前跪下,跪的是那样的平静,跪的是那样的彻底······

微风吹过,玉兰花无语的飘落,沁着乡野泥土的气息,仿佛有一种阳光漫过的味道。那是一位亲人安然入睡的地方,小小的土丘或许承载了太多的故事,让父亲哭的一塌糊涂,像个孩子似的。

那白色的花朵,一丛丛、一簇簇像一缕淡淡的云烟热烈的开着。开着和亲人剪不断的血脉;开着和亲人删不去的记忆;开着和亲人流不完的泪水······既然席幕容可以在佛前祈求五百年去换取一株会开花的树,那么此时的我也只能在一朵花里去怀念我至爱的亲人了。

还记得年少时的我还拉着亲人们的手,高兴地一同走在乡间阡陌中,消失在道路的黄昏后。我们说那春天里的故事,双腿走的酸痛也不觉得累。一如这春雨中的玉兰,盛开着,滋润着春天的大地,涂抹着依旧青春的色彩。

渐渐地,我猛然发现:清明是我慢慢读懂的诗行。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