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香四溢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是难得一见的有关饮茶的宝塔诗,舒缓的低吟,幽幽的茶香,便伴着清悠、宁静蔓延在斗室之中。也许,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茶,早已成为和谐精神的一个符号。引入宝塔诗,对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作出个性解读。
一和是一种包容
制茶本身十分考究,仅采茶一项便要注意采摘的手法、力度,以及采几片嫩叶,这都影响着茶制成后的品质。
若想寻求一种不加雕琢的自然境界,便可品尝一下荷花的清香。夏日傍晚,荷花将闭不闭之时,便如同一位侧头而立的含羞少女,此刻把用纱袋装好的绿茶放在花中央经过花香的一夜熏染,次日,待日出花开,取出绿茶纱袋便可冲泡饮用了,此时,林中恍若有一枝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轻轻摇摆。若意犹未尽,玫瑰、蔷薇、黄兰、橘、栀子、木香、梅花都可以制成花茶,茶香伴着花香,幽远怡人,沁人心脾……
重要的是茶有一个特性——能吸收外界的各种味道,而我们常饮的茉莉、桂花,便都是以绿花吸收花香而得,未及品尝,香气便迫不及待地从杯中涌出,轻轻一闻,便觉神清气爽,这便是有容乃大的境界。
二适度而和
对于茶叶的冲泡来说,各种茶便有不同的讲究,较为精致的可属功夫茶,它是以冲泡器具讲究、程序复杂为特点的福州、广州地区的饮茶风尚。
各种茶冲泡方式不同,泡茶的水温就是影响茶汤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茶用80℃以上的水冲泡,茶汤的鲜活感会降低;白毫乌龙用太高温的水来冲泡,茶汤原本应有的娇艳、阴柔感就会消失;而若铁观音、水仙用低温的水冲泡,香气则不扬,其本身的阴柔口感便无法呈现。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和”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统一,是把握了适度尺度而展现出的事物本身的极致美感。
三和而不同
中医说:春饮花茶,散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夏饮绿茶,解毒止渴;秋饮青茶,清燥生律;冬饮红茶,补体内阳气,助消化,强身健体。由此观之,一个种类的茶,其功能并非是以否认其他种类茶的功能而存在的。相反,不同茶的功能有一定的互补性,这才保证了人们四季的健康。当我们看到和谐的内涵后,又能否该寻求到达成和谐的方法呢?
以上是由“茶”诠释“和谐”精神内核。
二、醉里乾坤
一采菊东篱下
时光回溯到东晋时候,一个醉汉“短褐穿结,晏如也”,左脚踩着右脚蹒跚走来,随意问问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个醉汉姓陶,无论在谁家“造饮辄尽”之后,都会醉得一塌糊涂,或睡或走从不“吝情”,我静静地跟在他身后,与我们想象的一样,低低矮矮的茅屋,围着一圈简简单单的篱笆。院中有个小木桌,陶潜眯着醉眼看着日落,山、房、篱笆、木桌都笼着一层淡黄色的光晕,一时兴起,陶公又拿酒自酌自饮,不亦乐乎。乐而吟诗,诗里也有浓浓的酒气。
重阳日,登山节,是陶潜的盛典,静对南山,漫品菊香,又想来年,菊花再放,花醉人,酒亦醉人。
或许就是这样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才是我们苦苦寻求的,在喧嚣人世间的生活态度。很多人都说,陶潜是社会的叛逆者,但在我看来,东晋那么黑暗的社会,难道要叫他同流合污吗?现在,所谓的市场经济大潮把我们全都冲荡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文明世界里,我们是否该葆有内心的一片净土呢?千年之前,已有先人为我们追寻那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回归本真
尼采认为,酒的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自然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痛苦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似乎又该追溯到晋代,找寻竹林七贤的足迹。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竹林之中酣歌纵酒,何其畅快!抛下刘伶不说,且说这阮咸,饮酒之时,岂是“不顾廉耻”所能形容?
阮咸饮酒豪爽之极,大盆而足,从不用酒杯之类的器皿,大家围坐在酒盆周围,以掌为杯,为碗,为勺,掬而饮之,何其豪迈。若此时有猪群来饮,他不但不赶,还与其共饮!
莫说中国历史,便说世界历史之中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可能再难体会那样自然、自由的状态,再难体味那样得意忘形的神情。
忘怀得失,心无尘念,这我们无法达到,不拘“礼仪廉耻”地与猪共饮亦不必要求我们去做。但就是那样敢于不执著于世人的眼光,能够放下所谓的“人”尊贵的“尊严”与自然中其生物同乐的创举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
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之前,还是转换一下镜头,审视一下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吧?
三笔动倾城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街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大段引用诗文,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
杜甫一首《饮中八仙歌》绝对生动地描述了唐代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对于这些人,酒便是文章,若从其中抽出酒的成分,他们的书法、诗词,雄辩怕也淡而无味了吧!
也许,对于这些人来说,酒便是其内心感受激发于外的通径,感情越丰富,酒愈炽烈,文章便愈动人。
人能理解社会,能理解自然,但永远别想看透自己的心,当我们的火箭飞过多少个N次方的光年之后,我们的心理学研究仍没有什么更大的进展。
而酒就是这样的一种沟通渠道,达成人与自身的和谐。由“酒”诠释“和谐”精神内核。
或许有人认为我对和谐之于社会、自然的论述过于消极,我说不是的。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只是一个基础,或者说是达到人与自身和谐的一个阶段,让我们既能做到积极地工作、生活,又能为我们内心保留一片净土,给我们一个灵魂的安慰之所。升华主题。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赤峰四中高一2班 杨 震
获奖理由:
主旨明确 布局精巧
亮点借鉴:
饮,乃品茶。酌,乃饮酒。从这两种事物入手写“和谐”,想是因作者更注重人类内心和谐吧。且不说他对茶、酒两种文化的独到认识,只是因这入手之不同,已让人心生敬佩。学生时就能如此注重内心的真实,怎会不在人生路上一路“和谐”地走下去?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