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琴架,如瞳孔一样深邃;洁白的琴键,像白云一样纯净,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钢琴前,蓬乱的头发,似火焰勃起,挺直的腰板,倔犟坚韧,而又笼罩着一丝哀伤。小作者在描述钢琴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非常精彩的人物特写。
山路上,尘土弥漫,遮蔽了前方的道路。夕阳的余晖懒散地投射在大地上,将天地渲染成一片昏黄。远远的,一个身影缓缓而来,带着一身风尘,闯入了这片世界。沧桑、孤寂,却散发着沉稳的气息。
象牙白的琴键上凌乱地散落着几张乐谱,潦草的字迹,显示出作者混乱焦躁的心情。地上,还有许多废弃的纸团。他伸出双手落于键上,侧着头,似乎努力想从灵活跳跃在键盘的手中听出些什么,转瞬,又是一脸愤怒与痛苦。传神的动作、神态描写,将人物复杂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身影徐徐前行,无视道路旁镀上金色的风景,背上的竖琴随着步伐微微颤动,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拨动。此刻的世界充满着温馨,一切景物散发出淡淡柔和的光华,美得令人心醉,那身影却好像将世界关于门外,无论身边是多么令人惊叹的景色,他都吝啬于投注一下自己的目光,宛若他看不见。
他愤怒,额头上暴突的青筋和如怒火燃起的头发告诉周围,他的怒火是多么旺盛。他听不见,一个音乐家,听不见手中如水的琴声,听不见自己灵感迸发时的天籁,怎么能不愤懑?他痛苦,满脸的悲怆昭示着他内心的剧痛,他为音乐而生,因音乐而活。音乐是他生命中的光亮,他的知己,他唯一的依靠。光亮一旦熄灭,支柱一旦倒塌,精神世界轰然崩溃,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梦想的毁灭,又如何不令他痛彻心扉?
是的,他看不见。他不属于光明,他始终行走在黑暗中,他被一扇门无情地隔绝于多彩缤纷的世界之外。对于别人,眼盲或许只是生活上的不便,可是他是一个诗人,一个用眼睛观察世界,用语言描述世界,讲述生活的智者。失明,粉碎了他亲眼领略世界的梦想,也令他诗人的身份摇摇欲坠,尴尬万分。
他紧握双手,化抑郁为怒吼:“不,我一定会打败命运,它不能使我屈服。”多年被耳疾折磨的痛苦,为音乐忍受的烦闷,在心中纠缠已久,疲备着他的身心,压迫着他的精神,还有那苦苦支撑着他的对音乐的忠贞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在此刻倾泻而出。他不要他的音乐生命终止,他要继续,以登上音乐的巅峰。梦想超越了肉体上的缺隐,促使他的双手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他轻笑,摸了摸背上的竖琴。他双目无法感知世界,他就用心去看,竖琴是他的另一双眼睛。在行走时,他从别人的歌声里聆听世界,获得世界的影像,用自己善于联想的心,创造自己的王国,唱出优美真实的诗篇,他对诗歌的追逐遍布空间,穿透时间,他的梦想点亮了世界,明亮了他的眼眸,让命运在他手中逆转。情感真挚,荷马和他对梦想的执著,让生命之光点亮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用木棍抵着键盘,通过微弱的振动感知音符,串联成一段段旋律。没有外界的喧嚣,他沉浸在音乐的世界,耳聋让他与音乐有着前所未有的贴近,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当《第九交响曲》的乐章演奏出最后一个音符时,全场沸腾。他,终于证明了他的胜利,命运向他臣服,梦想紧握手中,他成了音乐界永远的传奇。
他的歌声缭绕在希腊的上空,他孤身走遍希腊每一寸土地,拨着坚琴,用浑厚的嗓音吟着一首首美妙的诗篇,讲述着一个个真实而又尘埃累累的故事。他睁着心灵的双眼,访遍历史。当他从迈锡尼的山头采撷下千年歌吟,当《伊利亚特》宏伟壮丽的诗句从他口中传唱出时,迈锡尼文明因他而流传千年,希腊文明因他而灿烂,他注定成为伟大的诗人,在史诗的乐谱上留下最动人的华彩乐章。眼前的黑暗阴挡不了光明的到来,一颗明亮的心将梦想点亮,为历史添彩。
耳聋的音乐家没有因身体的缺陷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反而成就了无与伦比的辉煌;眼盲的诗人没有因感官的缺失放弃对梦想的执著,打开了一扇文明的大门。他们不幸却又幸运,命运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而梦想却给了他们反抗命运的力量,把自己推上了人生的高峰;给了他们一盏灯火,点亮了人生。小作者构思巧妙,将两个人物及其经历穿插叙述,让读者在时空的转换中感受到生命的张力,鼓舞人心。
听着耳聋音乐家美妙的乐曲,看着眼盲诗人沧桑壮丽的诗句,我仿佛看见他们在曲折的人生路上前行,身旁伴着光亮,助他们踏上成功的彼岸,那是梦想,是弥补一切肉体上缺憾的力量,是照亮他们人生的光芒。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中学高二9班 陆燚
获奖理由:
思维灵动布局技巧
亮点借鉴:
传神细腻的描写。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对音乐家和诗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传神地刻画出他们对梦想执著追求的伟大精神。
昂扬奋发的激励意义。小作者对两个意志坚强的艺术家的描述,意在给我们这些心中有梦想的青少年以精神动力。艺术家们的不屈性格激励着我们的斗志,呼唤着我们不断奋发向上。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