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空虚

远处,穿梭于大地的风卷起了落叶的蹁跹,也卷起了车水马龙的滚滚红尘,这繁华的夜景,我曾一度依恋,爱玲啊,是你令我害怕了那蜷缩在黑暗尽头的流红苏紫,那是孕育在冰冷月华中的醉气熏香。文章起笔情景交融,相得益彰,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漫步前行,却不知该向何方,纵使我逃脱了一切,也无法逃脱这荒凉。

拥挤的人影从我眼前闪过,紧抱《倾城之恋》,60年前爱玲那悲沉的呼吸声早在我无法触及之地,但我却隐约能感觉到她的气息——便是这眼前的《倾城之恋》,那曾承载她绝代才华的《倾城之恋》,何况60年之于爱玲之于这拥挤的人群,何异一天?

纵是我,也被淹没在时间的河道中。

一阵风吹过,吹得心海波澜不已。远处路灯次第开启,我看见光与影在我眼前交会,碰出了无限世界:绿的,红的,灰的,最终融成一幅画,一幅华丽得不可置信的画,荒凉却弥散在每一处的空气里,而流苏的命运便在这荒凉的世界中沉沦。

画的第一笔是由黑和白交织而成的触目惊心的灰。流苏啊,便是那恍如隔世的白公馆,每个人的内心都如那飘摆不定的树影:连亲人的关系也只是靠那金钱和利益维系,尽管他们对你笑,安慰你,接纳你,关心你,但他们仍掩盖不了对金钱的崇拜。所以,当他们再也无法从你身上获得利益,他们便揭下面具,面具下是一颗颗冷漠得令人惧怕的心,那冷漠所形成的阴暗,在阳光中无所遁形。“流苏啊”,带着些许的感叹,凸显了小作者对白流苏命运的感慨。

画的第二笔是不安的紫。白公馆以外的世界是动荡不安的,法律的多变、政局的动荡、市场的风云变幻,就连时间也不安稳了……一切的一切,使得白公馆的人惧怕了变化,唯有在陈规旧矩中求得安稳。于是,白公馆的胡琴只能吟唱忠义礼仪;于是,不安稳的流苏企图冲破束缚和落寞;于是,被家人逼得无计可施的流苏把一切勇敢地压在柳原身上。流苏啊,你是如此的勇敢。

画的第三笔是红绿相互缠绕。流苏啊,你与柳原之间为何充满了猜疑却又相互抱有希望,以致那样的甜言蜜语也成了刺进对方的利剑,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语言维持着那样的生活。唯有彼此伤害才了解彼此。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谁曾试着去真正地走进一个人的心呢?或许,甚至连自己也不曾试过吧。

画的第四笔是金的落寞和白的无奈。人说“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柳原刚好在那个充斥着铜臭的世界上遇见了流苏,他追寻流苏,与流苏互相攻击甚至在攻击中相笑,他却害怕与流苏结婚,他是在害怕围城中的他会失去该有的自由吗?还是他与流苏的出双入对,甚至任由别人唤流苏为“范太太”,只是为了弥补心灵的空虚吗?剖析深刻,直指人心。

画的最后一笔是蓝的宽广。那一场战争,一座城的陷落,成全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在战火中彼此珍惜。经历了革命的洗礼,流苏还是流苏,从未被感化成革命女性,柳原也没有成为圣人。他们仍是他们,在平凡中相爱,于是“仅仅是一刹那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的”。用色彩来形容书中的情与境,凸显了小作者非凡的文字感悟力。

他们是自私的却又是健康的,兵荒马乱的时代谁能大公无私呢!

感谢上帝,他们最终得到了幸福。

当画的最后一笔完结时,我猛然发现我仍身处现实,一阵风吹过,它冷冷地吹了千百年,它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呢?我突然不愿回到这现实:人潮依然默默前行,冰冷的眼睛,冰冷的友情,毫无意识地前行,我便也淹没在那冰冷的呼吸中,便如我淹没在不可抗拒的时间的河流中。我突然也拥攘了起来。年过一年,日过一日,周而复始,60年便如一日。“随着时间的河流消失不见的是那一去不回的年华,你是否发现怒江水流之间隐藏着命运的变迁……”

而我又何尝愿命运任时光河流的冲击呢!一如流苏,我愿与命运搏斗。

只是那倾城的空虚,却依然氤氲着。含蓄的结尾,巧妙留白,把读者引向深远的境地,余味无穷。

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三7班 林雅旋

获奖理由:

构思精巧行文流畅

亮点借鉴:

构思精巧。小作者将《倾城之恋》幻化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将主人公流苏的种种经历一笔一笔通过几种不同颜色勾勒出来,精巧别致。

选材成功。《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有着广泛的读者群。小作者在抒写读书感悟时选它入题,能迅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帮助读者间接领略张爱玲的“叙述魅力”。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