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海师大附中高二12班 潘静
读书是支撑我灵魂的支点,读书让我生命飞翔。
——题记
破壳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却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沉甸甸的金黄?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默的大地绘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着说:“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说:“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
我说:“是读书。”
采用设问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
成长
有没有试着在盛夏的雨后,静静地吸吮刚被冲刷后的新泥的味道,又或者是在晴朗的早春,沿着河边行走让那苏醒的河水浸湿你的鞋沿,还是在宁夏的夜晚,愉悦地聆听那阵阵蝉鸣,这便也是一种读书,另一种敞开胸怀、远望世界的读书,读大自然的书,要比白纸黑字来得有趣得多。
我向往蓝天,向往牧场里每一个都叫Mary的绵羊,那是一种自由的、忘我的境界,我想人的追求没有比这来得更真实,更有意义。我所追求的并不是为了整日捧一本名著在拼命地钻研,这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我要的是一个没有杂质的世界,蜜蜂教你传粉,森林教你呼吸,空中的飞鸟将你的梦托起,让生命展翅,给心灵上色。大自然也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小作者赋予“书”新的含义。
我像刚出蛹的毛虫,生命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在变成蝴蝶之前,我要努力去丰富我的人生阅历。人的本身就是读书的一个过程,从竹卷到造纸术的发明,或者是追溯的年代再久远些,人们都用口语、图画、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感情。走得越远,距离越近,知道得越多。在变成蝴蝶的那刻,我已经成熟,独自飞翔去探求我所需要的世界,穿越杜甫的故居,王安石的谪居地,去观望苏轼笔下的“大江东去”,去享受陶渊明的桃源生活。
读苏轼的书,那是品味、享受的境界,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于是,我学会了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感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震撼,赞叹“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豪迈,心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
放手一搏,坐井观天也是另一个世界,我们总爱嘲笑井底之蛙的肤浅无知,却不知我们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捧着一本哲学书,书上说的全是真理,却没有一句是属于自己的。去实践吧,将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那本身何尝不是一种读书,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富有哲理性,启发读者思考。
徘徊
读书,赋予我新的生命,给予我充足的养分,老鹰在小鹰长大的时候便把自己的巢给毁了,有能力的小鹰拍拍翅膀,从此开始自己的旅途。其余的只有摔死的份儿。我在希望和迷茫中痛苦挣扎,曾经对美好的事物茫然一片,一次次的痛苦后我才明白,选择读书才会读好书。
飞翔
读书,读的是一份淡然和自得,随性地,能在悠然的午后品茗读书,静谧安详地。世界上最动人心弦的皱眉是在读书沉思之时,世界上最自然的微笑是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画家和哲学家是睿智的,他们都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观照自己的心灵,才会经常发现对自己心灵有用的东西。
累了,停歇了,我的思想却在不断思考着,就像三棱镜能将单调的阳光折射成美丽的七彩光芒一样,读书能将平凡的生命转变成娇艳的花朵,让我在逆境中学会成长,在成长中展翅飞翔,博采众长!结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主题得到升华!
获奖理由:
布局巧妙主题鲜明
亮点借鉴:
是什么像一场无声的雨,浸泡了我们人类数千年?是书之雨,它不留痕迹,却又无处不在。在人类成长的路上,它托起无数的梦想,洗涤了多少迷途的心。这是自然的厚礼,让我们这些无翅膀的人们,能永远飞翔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