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而我却以为,读史使我长醉。史学家从史书中读出了历史变迁的规律,看到的是朝代更迭的频繁。而我,却触碰到了一颗颗热血的心,一个个家国天下的美梦,一滴滴黯然神伤的眼泪。开门见山点明小作者读史的感受,长醉于有血有肉的鲜明人物形象中,主题明确。
不知是我的目光太狭窄,还是感情太丰富。我往往忽视了功高盖世的开国君主,一个个天下太平的盛世,却将目光投向了金戈铁马,硝烟弥漫的纷争乱世。我读《三国志》,向往那群星灿烂的时代,却常忘记了白骨露于野的涂炭生灵。梦里,总是会浮现这样一个景象:“喧嚣市井,十数人坐听说书。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世人大都像苏轼,喜玄德而恶曹操,而我,却偏偏喜欢曹操,喜欢他的风度,他的智谋,以及他的笑。他笑胜,也笑败,大丈夫在世,当笑看天下风云。我也爱他的诗人气质,想象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或许成为一代奸雄已是他人眼中的胜利,但在我看来,他的人生比星汉灿烂,却比蝴蝶梦短。未能将乱世止于他的戎马生涯是历史,也是他生命的遗憾。我还喜欢风流俊雅的周瑜,因为他的一生就好比花开灿烂的调子忽有大悲结局,让人在微笑中流泪。花开得越灿,越不忍其凋零。他将生命燃烧到了极致,然后从容撒手,一去不返。可《三国演义》抢走了周瑜的一切,把本属于他的羽扇纶巾给了诸葛亮,把他赤壁一战的功劳也给了诸葛亮,甚至连他的死,也成了孔明斗智中最辉煌的一笔!我恨啊!然而幸运的是,在《三国志》中我终找到了那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青袍绶带的一代儒将,历史弥补了心中的遗憾。另类的读史感受,独爱曹操的风度、智谋和诗人气质,独爱周瑜的风流儒雅,与主题相互辉映,很新鲜的观点,引导读者感受作者的读史的情怀。
穿过《三国志》冰冷的文字,我时而身处当年的西园盛会,看雅歌投壶,对酒当歌,迷离月色,清辉点点;又忽地身陷沙场,在猎猎风中,看金戈铁马,血流成河。丹青难描,世间万事万物;汗青难尽,盛世华歌,秋月春花。合上书,久久不能回神,我常常在史书中游荡着,在内心一个柔软的角落歇脚,为英雄们的旧时虚话,梦里落花而潸然泪下。语言文字优美动人,用几个四字句写出了史书带给小作者的喜怒哀乐。
陈寿是好史官,因为他的文字是冷漠的,看不出一丝情感,体会不到一丝温度,他用冷酷的双眼公正地审视历史。可我却偏偏不喜欢。我爱读司马迁的文字,因为他掩盖不了自己的情感。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热血掩藏,尽心尽力地歌颂刘邦,却不小心将自己的感情暴露在乌江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垓下的霸王别姬,将司马迁对项羽的责难都化为乌有。西楚霸王是怎样的人我不知道。民间不是说他屠城了吗?冤血也曾涂染霜刀。可是只为了乌江一败,乌骓马哀鸣,虞美人随风凋零的那一刻壮美,我折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垓下十面埋伏,刘邦一统天下,韩信千古成名,都比不上那时霸王的热血沸腾。
听着这些美丽的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吟诵这些哀伤的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在《史记》里像一个安静的过客,在司马迁的身后,看着他的喜怒哀乐,陪着他为悲剧而落泪。用优美的诗歌,哀伤的曲调总结自己的读史感受。
我知道我的历史观太片面,太狭隘,可我却不忍将胸怀敞开半寸,去装下那深奥的规律,那冰冷客观的评论。我只愿用心去感受那风霜雨雪的漫漫征程,那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一颗灿烂的星子,他们身上都折射出仅属于那个时代的光芒。后世的人透过历史的风霜去寻找他们的足迹,不管是真是假。他们的人生好似温润的碎玉,宛如悲伤的泪,尖锐处常割破历史的幽深。的确,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让我们追随小作者眼中的哈姆雷特去寻找历史足迹中那遗失的光芒吧!
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豪烈君主,狂放文士,绝世谋臣,勇冠三军的虎将。不同的故事掠过不同的心弦,赚取不同的眼泪。而我,却只愿拾起属于我的那一份感动,在夜深时,独自品尝,与清茶墨香一起走过这读史时光。今生无缘体味金戈铁马,烽烟长河,唯求在历史的天空里邀二三知己同醉,便也够了。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中学高三1班 李思澄
获奖理由:
文采斐然 视角独特
亮点借鉴:
文章开篇即开门见山点明小作者读史的不同态度,为接下来的行文奠定了基调。又以“今生无缘体味金戈铁马,烽烟长河,唯求在历史的天空里邀二三知己同醉,便也够了”一句结尾。语言豪迈动人,不但照应开头,而且韵味无穷。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