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愿

千百年来,朱漆不改。转轴拨弦,余音缭绕。他曾说,我是一把上好的琵琶,只待那个知音。一句话,便叫我等待千年。

——题记

我是一把五弦琵琶。从琵琶的角度切入文章,视角独特,引人入胜。清辉的月影下,他举起手中的利斧,冰冷的锋刃映出清凉的光影,银光闪烁间照亮了一张沧桑却精致的面孔。风雨年年,洛阳皇城,半弦月下,那棵不知从何时起就屹立于世的老梧桐,观遍了几世的铅华,今日终筑成了我半梨形的纹花琴身。

那一夜,清风十里,树影绰绰。他缓缓起身,双眼灼灼地盯着一块漆白色的牛骨,夜风袭过,■起他冰蓝色的衣袂。

第十天,我那如同方如意般的琴头深深地绽开了一朵细纹雕饰的骨花,细细嗅来,上面竟带着丝丝草原的气息。

第三十天,暮雨纷纷,南去的归人终于带回了他满意的竹子。于是,整片竹林一夜间消失,换作了我竹青的琵琶品相。

第五十天,五根朱红色的琴弦跨越半壁疆土,直入洛阳,就此遮去我半面容颜。

第七十天,当烧红的铁烫棍穿过我的身体,当锋刃的铰刀在我的身体中绞出一个深深的轴孔,当那浸骨的痛一阵阵袭来,我开始热切地盼望,盼望生命的开始。

等待,在时间之外……

终于,历经九九八十一天,在那个碧霄如洗的清晨,琴师把我送入宫中,亲手交与她的手上。晨光里,她笑靥如花,树叶筛下的光影斑斑驳驳地落在她精致而细腻的脸庞上,好像细碎的欢乐,好像明媚的眼光。只一眼,我便知,万人万年,我要寻的便是她。

似水年华中,梦复醒,醒复梦。圆梦,此生,知音相和……

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我”生命的开始,梦幻般的过程,充满诗意。

歌馆楼台,秋千院落,落幕无重数。蓦然回首的刹那,如梦的芳华顿时化作鲜红的惊愕。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刺眼的红色映满洛阳城内外,终究是要分离……闻讯而来的百姓拥在街市两旁,目光久久地追随着一顶华丽的轿子。那轿子里坐的正是要嫁去大漠的和亲女,王昭君。轿中的女子本有着清丽无双的面容,她淡淡的秀眉,她长长的睫毛,她微薄而浅色的嘴唇,她清水芙蓉般的眉眼……可在此刻,彼时的美好却满载着惆怅,看一眼就觉得心悸莫名。皓腕凝霜,手指柔美,当那如玉的手指轻轻抚上我的梦弦——一弦清音划破红霄。只在一瞬,风静了,鸟息了,时间似乎也慢了下来,四下顿时消寂了……这样哀婉的声音,也是自己从来不曾弹奏过的,那女子心中的伤竟让我也如此感同身受。“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回。”一切的一切终化为一声绵薄的轻叹。天涯、梦里,近在咫尺。传神的外貌、神态描写,将昭君的美丽刻画得淋漓尽致。

千百年来,朱漆不改,转轴拨弦,余音缭绕。他曾说,我是一把上好的琵琶,定能奏出世间最美的曲子,只待那个知音。梦过千年,当那素白的手指轻压琴弦,我终于找到了你……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落地生根之后,心疼便真的深入地下。茫茫大漠,天似穹庐,断鸿声里,我静静地躺在那一身红衣的女子的怀中,伴着那女子独立于茫茫黄沙中,风沙吹起她的红裳,亦吹起她的乌丝,红与黑的交错掩映着她绝世的容颜。这世上,不会有谁比我更明白,那柔弱的外表下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坚毅,那美艳的女子究竟是怎样成全了一个凄婉的梦想。一滴清泪,划破肃杀,落在我的每一寸肌肤上,悲伤的温度烧灼着我的身体,隐隐地痛。已分不清,那泪究竟属于谁。一声悲鸣划破肃寂的大漠,落雁泣泪,残阳如血。一切景语皆情语,亦情亦景的叙述中,渗透着深深的哀伤。

我是一把五弦琵琶,伴随昭君远嫁蛮夷。他曾说我定会遇到那个命中的知音,却不曾预知她会是一个美到令人心痛的女子。沧桑经遍,四处流窜的斑斓终究还是被无情地揉碎于一点。转眼已是十七年。十七年,她用一生的幸福换回了中原百姓数十年的安宁;十七年,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汉氏王朝几世的和平;十七年,她望穿秋水,却终究还是魂断他乡;十七年,这世上,没有谁比我更明白……

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知道你的人和不知道你的人都慢慢老去,不老的只有这悠悠苍天。十七年,我无数次奏出哀婉的思念,只因那女子让我心痛的侧面;十七年,我以为我可以减少那份伤痛,然后斜倚熏笼坐到明;可十七年,却终究还是人去楼空,声断情愁。

还记得琴声回转中,你曾悄悄地告诉我你有个梦想,想来今朝它已实现。那么,我呢?自己那个梦想又将安放何处?

红尘万丈,终是辗转成一阙残梦。你走了,独留下一坟青冢。丢了你,我亦不再是我,我已失去了歌楼之上,红烛之下,眉目如烟的年华。最后一次无端难过的时候竟已身在别处。这生终究寻到了你,终究圆了自己的梦。可是,失掉你的世界,我又要到哪里去呢?“啪”的一声,五弦尽断,琴身支离破碎,我化为缕缕清风,万世徘徊于青冢之上。耳边,一曲曲清歌萦绕,无始无极。

这一刻,我看见天空很蓝,就像初见你时的温暖。含蓄隽永的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省实验中学高二14班 董思思

获奖理由:

想象丰富 视角独特

亮点借鉴:

以物观人,开辟全新视角。小作者以琵琶自比,别出心裁地演绎了昭君和亲这一大众化题材。这实在要比平直地引述昭君出塞的事例要高明许多。这也是文章极易吸引读者眼球的原因。这里的匠心不单体现在“旁观者”视角的选择上,充斥全文的细腻描写以及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也使文章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