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梦想

直立行走的梦想使人成为了人,梦想可以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那么,一个梦想可以持续多久?一年,十年,抑或一生?现在,我知道,如果把个人融入一个群体,那么,这个梦想甚至可以持续千年,并继续下去。充满哲理的开篇,点题的同时,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跨越千年的梦想,追梦的过程当然是艰辛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仿佛又看到了一代先师孔子追梦的脚步……

被困陈蔡已经是第七天了,孔子心疼地看着身边饥馁的弟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难得楚昭王主动相邀,自己多年的梦想或许要实现,不承想,陈蔡之君怕楚昭王起用孔子而于己不利,竟派兵围困。口粮早在几天之前就已吃完,但还是没有一点解困的迹象。这些弟子已经跟了自己几年、十几年,有的甚至跟随自己几十年了。不久前,他们还围在他的身边,听他讲“仁”,随他习“礼”,虽然常在路上奔波,倒也乐在其中。但现在,他们却一个个虚弱不堪,脸上疲惫的神情一览无余。有的弟子甚至开始对老师的主张产生了怀疑,这之中,就有了子路。当子路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时,孔子无语,只是长叹一声,摆开从不离身的瑶琴,轻轻地弹唱起来——他已经饿得没法大声歌唱了,但还是力图让每一个弟子都能听到他的心声,希望他们能明白自己的坚持。作者对孔子形象生动的描写,拉近了我们和先哲的距离,读来备感亲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这个梦想产生过怀疑。但现实却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他十分明白自己追求的这个叫做“大同”的和谐社会,和现实社会相距还十分遥远。然而,孔子并不放弃,他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人们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量,这样方可“天下归仁”。这是实现大同梦想的基础,为此,孔子才会四处奔走。

孔子一边弹唱,思绪也随着乐曲飞扬。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样一个梦想的呢?是在“而立”之后?不,一定比那还要早得多。自己三岁丧父,十七岁母亡,社会正处于礼崩乐坏之时。艰难困苦中,人的梦想会飞得更远。“十五而有志于学”,从那时开始,自己就开始追寻梦想。于是熟习六艺,精读五经,终因学识渊博,被人尊为“圣人”。可是梦想为什么还是那么遥不可及呢?从十七岁母亲逝世、自己开始独立生活算起,已经为这个梦想付出了整整四十六年的韶光!四十六年间,自己从未停止过追梦的脚步,总是从一个国家匆匆赶往另一个国家。在路上,遇到了子路、冉求、颜渊……这些弟子,都陪着自己在寻求梦想的路上吃了很多苦,并支撑着自己前进。“咚!”一声闷响,又一个弟子晕倒了。孔子叹了一口气,把剩余不多的水给那位弟子喂了一点,忧虑地重新坐了下来。

这些年来。除了自己出生的鲁国外,孔子已经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家,可是一些曾经欢迎过自己的国君都没有真正起用他。也许孔子真的是生不逢时,试想,在大国忙于争霸、小国自顾不暇的战乱时代,有哪个国君能静得下心来以“礼乐”治国呢?孔子曾经离他的梦想如此之近:五十二岁时,他得到鲁定公的任用,第二年就做了司空,继而调任司寇“摄相事”。孔子也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帮助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然而,齐国用美人计让鲁定公怠于政事,并躲着孔子。无奈之下,孔子只能离开鲁国,重新踏上寻梦之路。小作者构思巧妙,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来展开叙述,同时,“梦想”又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眼看越来越多的弟子撑不下去了,孔子心如刀绞。难道,当真是天不佑己?孔子为自己一瞬间的动摇感到羞愧,他轻轻拂去琴上的尘埃,想要继续弹奏。正在这时,楚国派兵前来,围困终于解去,孔子又看到了眼前那条通往梦想的路。其实,这条路一直不曾消失过……

遗憾的是,孔子终其一生,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并没有随孔子生命的终结而结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知道自己的梦想太过高远,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广纳弟子,传道授业,于是,孔子编织的“大同”梦想由他的弟子、再传弟子代代相传,一直活在历代有志之士的心中。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里,由于中国的政治势力实在太强,孔子的梦想慢慢地被吸收进了政治体系并为统治者所用,因而消失了光芒。但这并不能使“大同”的梦想湮灭,只不过,当初孔子的梦想被围困了七天,而这一次,它被整整遮掩了两千年。

不过,阳光总会拨开阴云。今天,时隔两千年后,在中华大地之上,人们的耳边又回响起了孔子的声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的梦想终于突围而出,和谐的大同之路涤去了历史的尘埃,重新清晰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也许,这条梦想的路上还会有困苦,有艰难,但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带着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奋力前行,必会跨过一道道坎坷,把孔子梦中的大同社会,以更加辉煌的面貌呈现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东方热土之上。文章的主题在结尾得以升华——中华民族的梦想仍在延续!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高二2班 平佳楠

获奖理由:

立意新颖 视角独特

亮点借鉴:

描述历史细致入微。小作者思接千载,将目光定位于两千年前;视通万里,精辟论述了当时列国纷争,“大道既隐”的现实。小作者还原了孔子师徒被围于陈蔡之间的史实,其中不乏细致的细节描写,而孔子的形象是那样高大、那样睿智,给人印象深刻。

主题意义重大。“跨越千年的梦想”其实就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人民亲如一家,相敬相爱,没有私心。而这一梦想在孔子之后,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在今天社会主义新中国,终于得到了长足发展,虽然离最终的目标还有距离,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终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