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

抖落疲惫和喧嚣,我走进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在这里,时间无关痛痒。封上入口,我开始阅读,阅读《瓦尔登湖》。

书页之间,我能嗅出森林的气息。眼前掠过的是满章满章的绿色,我仿佛能尝出瓦尔登湖上飘来的闲适的风,用手指的触觉分辨出花开的声音和猫头鹰的吟唱,而那些高大美丽的乔木,吞吐着思想的气息,远远的,就像是矗立着的生命。通感意象塑造出了一个澄澈的完美意境。

我是如此热爱着梭罗的这个世界,澄明、甜美、素雅。我从这里找到了一个美丽的词——禅定。我们的肉体是有节奏的,而心跳是最基本的框架,唯有禅定,我们才能把自己隐藏的节奏听个明白。

尼采说:个人必须在生命之外有一个立足点,用不同的方式,如同已经活过的一个人、许多人、一切人那样去了解生命,方能触及生命的本质。

读尼采的这段话的时候,我常常构想着一个场景。我看见尼采在高大钟塔的阁楼里踱步。他研究那些巨大齿轮的复杂运动,看管着庞大而臃肿的时间。站在这里,他的目光越过人群、森林、沙漠、戈壁、湖泊……他清晰地看到芸芸众生的小喜小悲,而心脏,正在为自然界的大喜大悲狂跳不止。

想到这里,我很自然地抬头望向窗口,就好像钟塔阁楼里的人是我一样。结果是理所当然的失望——在这一片暗紫红色的暖昧的背景下,庸碌如我,只看见无数张玛丽莲•梦露闪亮的脸,那妖娆的物欲。大胆的想象,有超现实的色彩。

渐行至今,16岁的生命告诉我:人类每天要用各种各样的卑贱的姿态去取悦、去讨好,我们是为了取悦大众而生的。而大众是为了被我们取悦而生的。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就像雨后阴天水泥地上的那些垂死的蚯蚓,扭曲着、撕扯着自己的身体,扑倒了命运,也扑倒了自己。我们痛苦,却,叫不出声!用蚯蚓的痛苦感表现我们挣扎的内心,形象贴切,震撼人心。

但是,从梭罗那里,我看见了另一个更为原始健康,也更贴近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一面湖,一片土地,一些零碎而丰满的思考和一望无际的快乐。直觉告诉我,这就是自由,是“人”的所在,正如他告诉我的那样——“我主宰我周围的一切,我的权力至高无上。”自由,古人认为比生命、爱情都重要得多的东西,在我们,却只是从书本上获得。然而,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感到欣慰,那就是阻隔了百年千年的时光,唯有书,仍然真诚地告诉我们先哲的所思所想。在书页间,这个没有时间的地方,心灵的交会,可以把人指向很远的地方。我在这个无关时间的空间里阅读,而梭罗在另一个无关时间的空间里呼吸瓦尔登湖上新鲜的风,他把那些清新温柔的东西传给了我,使我变得智慧而沉默。这中间,纸页就是脐带,代人类把养分传给后代。

然而,我也始终认为,即使是书,也无法完全传输一些东西。正如没有自己的经历,我们无法做到身临其境。书是一部投影仪,半遮半掩地展示给我那些我终究无法抵达的地方,正因如此,我才更爱它。就像王小波不愿生活在一个所有真理已定的世界上,我亦不愿意生活在一个所有事情已明确的世界上,因为创造的愉快,在每个人眼里、梭罗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因为它掺糅进了自己的想法。大概,就是这一种掺糅的快感,在指引着人类的前进。

从对《瓦尔登湖》的欣赏,到对“书”的独特见解,主题在此升华。

常常觉得自己富足,因为我有自己和时间,有前人的指引和我宝贵的精神家园——我终究无法抵达的世界。

生命无关乎时间,情感无关乎生命,坚守无关乎情感,而我,就是无关乎天长地久的对书籍坚守的背影。

浙江省杭州市源清中学高二1班 何佳奇

获奖理由:

视角独特个性张扬

亮点借鉴:

面对“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这样的题目,大部分学生都是从正面去理解和阐释的,而本文作者见识过人,大胆地运用逆向思维,说出“即使是书,也无法完全传输一些东西”,对此也有深刻独到的认识,这也是使文章能够脱颖而出的最重的砝码。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