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浅谈

一颗平凡的沙砾遇上了河蚌,终被磨为光彩夺目的珍珠,一方粗陋的陨石遇上了地球,终燃烧成绚丽的罗绮,一涓卑微的溪流遇上了断壁,终飞跃成斑斓的瀑布。开头用排比句式增强文章语言的华美,吸引读者的注意。我们无法苛求生命的伊始拥有满目的星辉,但我们可以求取生命彼端的流光溢彩——阅读,将赋予人生最丰富充实的过程。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曾经如此地迷恋那些优美的古典文学:春秋列传里的风云变幻,百家争鸣;唐诗宋词里的大漠孤烟,晓风残月;明清小说中的柳暗花明,世态万象……就连不少同龄人读来觉得艰涩乏味的《资治通鉴》《古文观止》等,也以它们雍容博大的文采和精辟独到的见解深深地吸引着我。古典文学的曼妙多姿,确实令人叹为观止。“风云变幻”“百家争鸣”“大漠孤烟”“晓风残月”“柳暗花明”“世态万象”这些四字词语较准确地概括了各种读物的精髓,使文章语言整齐,读来铿锵有力。

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从辛弃疾的“一身都是愁”,到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从《三国演义》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到《红楼梦》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从……到……”句式,使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些精简典雅而又饱含情感的词句总能使我情不自禁地陶醉、钦叹,它们给了我文学最初的意义,虽然我只是用最单纯的心情去自以为是地体会其中的微妙情绪。

古老而优雅,沧桑而唯美,繁杂而简洁,深邃而永恒。这就是古典文学。它们如同一轮殷红如血的夕阳,在沉沦大地之前将绚烂的余晖洒落人间,将一种鲜红的美丽永恒地延续下去,给人类留下更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眼界和心胸也渐渐开阔了,涉猎了更丰富全面的书籍与信息,内心深处的感悟也越来越客观、成熟——原来,值得我们热爱和学习的并不仅是古典文学,近代和现代的优秀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间百态、世事纷纭。在长期的探索观察中,我发现近、现代大多数优秀文学作品不但放眼于深远的历史空间,更多的都执著地凝视着现实生活的大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无限风光——原来,真正的阅读不只是对昔日美好年华的追忆和怀恋,更需要勇敢地探索、前进……

重岩叠嶂,悬泉飞瀑,固然使人惊心动魄,而夜宿山村古寺,卧听那山谷中一声声清细的岩滴,不亦撩人情思吗?因为你可以从中感受到宇宙的深沉。置身于争奇斗艳的百花丛中,固然使人赏心悦目,而那郊野路旁的一株野花,却又为何使你凝目遐思呢?因为它使你感受到大地的温暖。两组对比,其实也是两组比喻,但其内容本身也含有深厚的文化信息,使人自然联想到阅读的高雅与从容。读书亦然,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使人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譬如读散文,读冰心散文时,仿佛身处一片冰雪晶莹的世界里,聆听缕缕清婉的琴音,低诉着无限心事;而读鲁迅的散文,则又如同在一座深宅大院中聆听一位饱历沧桑的长者述说着现实人生……如此深隽的滋味,恐怕只有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去博览群书方能深刻地感悟到吧。

于我而言,沉醉于各类文学艺术的融汇中亦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从古至今,无论中外,文学的形式尽管繁杂多样,各有千秋,在艺术精神上却永远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滋味各异,却同样回味无穷。陶潜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找到了淡雅闲适;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觅得了精神的归宿;朱自清在清幽的荷塘月色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与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中寻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领悟到了最纯真的幸福……

如果说,读书就好比置身于一幅幅人事纷争的生活图画,冷静地观察和经历人物的遭遇;那么用心去感受,则仿佛倾听一位在人生旅途中奔波跋涉的行者讲述其见闻感触。似平凡,而深刻;似平淡,而隽永。再加上那晨昏更替、风花雪月,更使听者心驰神往,忘我忘情。这,才是文学阅读的真正魅力吧。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然而,在今天迅猛发达的信息时代,文学天空中的明月却并不皎洁。用暗喻将现代人们忽视阅读的现状委婉写出,使人印象深刻。毋庸置疑,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快餐文化、商品化文化渐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它们符合了当前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契合了不少青少年的猎奇心理,充满了刺激与快感。但随之而来的是,文学真正质朴感人的人文关怀与理性光辉。

渐行渐远,它所导致的绝非仅是几句诗的遗忘,更是心灵诗意与纯美情感的流离失所。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不是吗?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想起余光中的诗,但愿少年朋友们擦亮双眼,择善而阅,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少一分狂热的浮躁,多一分高雅的宁静。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一舟,一书卷,一壶冷酒,一位清瘦文人。朦胧中,遥看舟中人幽幽低吟,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一叶扁舟,翩然驶向时代末端的文学长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外国语学校高2005级1班 陈春晓

获奖理由:

文采斐然 个性张扬

亮点借鉴:

最一开始接触的文学总是最容易受到崇拜的文学,然而文学的魅力,或者说书籍的魅力就在于品类多样,百花齐放,而且每一种品类都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你瞧,本文作者就沉醉在了各类文学艺术的融汇中啦!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