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题记
碧蓝如洗的天空,连绵起伏的雪峰,还有那映着辉阳日光的天湖,泛满了晶莹耀眼的波光,牧人甩鞭下的牦牛在这幅美奂绝伦的山水画间写下了“西藏”二字。带着虔诚的憧憬,我用眼睛跟着摩卡,去西藏膜拜。小作者开篇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迷离的西藏,无限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很多年前,有一位女子因为被地理杂志上沙漠美景所吸引,不顾一切地跑去了沙漠生活,让赤诚的沙漠承受了她一生中最大的快乐。很多年后,又出了一位女子,在电视上看到了西藏羊卓雍错的美丽,便只身一人开始了她情迷西藏之旅。
她的名字叫摩卡,一位和咖啡同名的作家。
初入西藏的摩卡是敏锐的,踏入西藏的第一感觉便看到了西藏那片蓝得特别的天空、那白得透明的云彩和那炽热的阳光与凛冽的寒风。
如果说拉萨是西藏的心脏,那么布达拉宫则是拉萨的灵魂。它的神秘与瑰丽,不是一张数码相片就可以展现的。摩卡说那是一种纯净的、自然的感觉。它可以包容万物的繁华,也可以超脱尘世的凡俗,是与雪相似的净白,是与天同等的洁净。
看着眼前摩卡和笔描绘出来的美景,我突然想起这段时间里我的消极和迷惘。没有分进重点班,使我在学习上优柔寡断,消极懒散,常常对家长和老师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厌恶和反感,甚至一声不吭地悄悄跑掉,想离家出走,到远方流浪。故事的描述与自我的感受巧妙碰撞,为结尾的抒情作了铺垫。)
无意中,我认识了摩卡,是在《情断西藏》中,随着她的足迹认识了西藏,用西藏那片纯净的蓝天为我拨开眼前的迷雾,打开了紧闭的心灵之窗,也见证了一场生离死别、至死不渝的爱情。
秃鹰是西藏人民的希望,它以吞噬人肉的方式帮助死去的人们将灵魂带回天堂。那一张张透着高原红的脸上,被日光映出的光芒是对梦想的仰望,那一步一磕的膜拜、转山,是对神灵和自然的崇尚,一如我们在这繁华尘世中努力去追求我们的梦想一样。
摩卡用她的相机将这希望的光芒牢牢地印在黑白底片里,最终却没有留住她与散兵短暂的爱情。
荒山上的那场车祸,不仅夺走了散兵年轻的生命,也夺去了摩卡对爱情的希望。当她在生死边缘濒临绝望地挣扎时,父亲与哥哥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她在绝望的海洋里抓住了求生的浮木。还有那些亲人朋友、网友和读者的关怀,更像源源不断的高压氧一样,把摩卡从缺氧的西藏平安无事地带了回来,让她燃起重生的希望。
看完故事的结局,泪水早已无声地模糊了我的视线。是感叹西藏的美丽,也是惋惜不幸的散兵,还有心疼倔犟的摩卡,和感动那些无私的朋友和热心人,让我感受到了人间尚有真情。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摩卡,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当你看到天还是这么蓝,云还是这么潇洒,你就不应该哭。现在,我用这句话替散兵来送给你。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但他的灵魂已经住进了天堂,并且会永远活在你的心里,默默地保护着你、祝福着你。
在故事的最后一页,摩卡很坚强地对读者说:“我只希望看完这本书的你,会说一声‘摩卡,谢谢你,是你的经历让我懂得更加珍惜我爱的人’。”
是的,摩卡,谢谢你。是你用你带着伤痛的笔告诉我,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我活在爱我的与我爱的人的包围之中。我想我会好好珍惜这平凡而宝贵的幸福,不再迷惘,不再消极,好好地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我的双亲,用善良的品格来报答人民,用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来报答你。
真的,摩卡,谢谢你。你用你的经历让我明白心里那些许久没有悟透的道理,逝者已去,活着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希望你能与我一起,好好地幸福地生活下去。结尾两段以“是的,摩卡,谢谢你”为中心句开篇,具有强调、感染的作用。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186班 陈丽娟
获奖理由:
语言优美 情感真挚
亮点借鉴:
文章的特别之处是其语言,没有激情的澎湃,有的却是一种恬淡的镇静与自适,犹如那水草丰美处的牦牛一般从容自在。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