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依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巴特农的文物静静地躺着,晶莹的玻璃和绚丽的灯光,人来人往,象牙色的雕刻里,中世纪的线条,哀婉流畅,渗透了古希腊的诗意。故事剧本的开篇方式,带给人以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

巴特农,千年前的希腊人民在阿克洛波里斯的山头建造起这样一座神殿,单纯的象牙色与巍峨的柱,承载着厚重的希腊文明。几个世纪里,爱琴海水波荡漾,埃斯库罗斯在狄奥尼索斯的剧场中拉开人类戏剧的大幕,而巴特农遥遥相应,沉淀了希腊人民几世的崇拜,庄重而威严,作为民族的象征与希腊的土壤紧紧相依。

可是,硝烟四起,现代的铁骑踏上神殿的圣躯,罗马、土耳其、威尼斯的军队,文明的或是野蛮的,持起了刀枪就肆意蹂躏。基督的朝礼,回教的膜拜,火药的蛮芜,古老的韵致被打破,神殿收起高傲的姿态,一次次地扮演着异族阶下囚的角色。屈辱和不堪,望着眼前斑驳的土地,神殿沉默了。

19世纪,英国的使者将巴特农仅留的精华部分的雕刻作品以它苍老的身躯运走,驾车长驱,朝向海峡那岸的博物馆,希腊疲惫而沾满血腥的土地想要挽留,想要呐喊,望着掠夺者的背影,它的脚步却终没有迈出。

“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这位希腊已故文化部长——曼考丽女士的生前疾呼,包含了一个文明古国多少的辛酸与艰难。这种正义中夹杂了伤痛的呼喊,是对几个世纪里文化侵略的斥责,对和谐文明的渴望,亦是对人类良知的呼唤。一个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希腊文化事业的女士,最终却没能将象征了希腊文明的巴特农文物带回祖国,这是怎样的一种遗憾!而当昔日的辉煌渐渐隐去,当年在人类智慧的起点上创造出无数恢弘的希腊,面对伤痕累累的土地和血迹斑斑的文明,竟也显得无措了。巴特农,站在历史的原点上呼唤着隔海相望的文化残骸,如同苍老的母亲呼唤着失落已久的孩子。小作者从“母爱”角度切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而千万里之外,那惨败却依旧精致的象牙色,透过冰冷的玻璃和现代人的眼睛,衰弱却始终坚持,呼唤着远在希腊山头的巴特农。

归依——归依——

撒哈拉狂风肆虐,漫漫黄沙掩盖起斑驳的土地,金字塔充盈的内在被挖空,徒留一座座象征的外壳在同一片土地;巴比伦悠久的伊什塔女神门立于德国的博物馆内,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粗砺的砖……是好奇,是觊觎,是崇拜,是艳羡。现代人将欲望的双手伸向尘埃覆盖的古文化遗产,挖掘和搬运,他们用现代的机器和车马硬生生地分解着古老文明,而后,所有的战利品被一齐陈列、编号,在博物馆耀眼的灯光下投射出参差的古文明背影。所有的文化错位,留下满目的疮痍。

可曾看到一片片土地在淌血,祖先们用生命铸成的文化遗产,怎成了现代标榜财富的手段?又岂是异族权威的象征?它们,在最初的土地上伫立了千年,千年的风霜、千年的雨露、千年的文化凝聚成骨子里的民族特色,与脚下的土壤紧紧相融。驼铃曼妙,衰草斜阳,这一片片文明诞生和成长的土地,即使已经荒凉,却也因为最初,所以最美最烈也最和谐。

联合国为了保护文明苦心奔波,爱国人士为了文化尊严摇旗呐喊;我们欣慰,人类在一番刀光剑影之后,终认识到文化的归属意义,让一件件文物回到各自民族的怀抱,一个个文明古国,调整好步子,踏上复兴的路。文章进一步将“归依”的内容扩大,站在更高的角度,凸显了作者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大英博物馆,几个世纪的辉煌之后要成为文物归依的起点,张开宽大的臂膀,让文化归依到全人类,在文明的崎岖之路,给了和谐最强烈的冲撞,最美的升华。

而我们,又一次站在敦煌的山崖下,面对残败的壁,背对斯坦因驾长车而去,坚定的脚步迈出,会心地一笑,我们知道,终有一天,它们都会回来。

再一次听到拜伦忘情地唱:“祖国啊,你在哪里?”我们紧锁的眉头该绽开,千年的飘摇在这个时代找到归依。巧用诗句来总结文章题旨,饱含深情的发问,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归依,归依,古老和现代交融,幻化成和谐。

归依,归依,时光,莞尔。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高三19班 倪丽燕

获奖理由:

视角独特 主题鲜明

亮点借鉴:

主旨深刻。本文论及的是民族文化的回归、保护和发扬,这是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尤其值得关注的。

知识面宽广。可以看出,作者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对古代希腊、非洲古文明等如数家珍,这使得文章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很好的借鉴意义。文章最后得出的让属于自己国家的文物回归到自己的国度,并呼吁现代文明应主动与古代文明交融,对于现代人都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