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新课标卷之一类文2

变迁

爷爷上学时,徒步几里路才能够到达学校;爸爸上学时,有了辆二八自行车,让他能轻松到达学校;我上学时,汽车把我舒适、快捷地送到学校。这一幕幕的变迁,正是中国所走过的路程。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都不能忘记的日子,新中国的成立使资本主义国家大为吃惊,许多人断言说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走向繁荣的道路一定很长很长。但我们并没有被此断言干扰,我们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就摆脱了贫困,向着全民小康迈进。从“老”的“三大件”到新的“三大件”,此种快速的变迁,令多少人吃惊。

1895年,日本此等弹丸小国侵略我们泱泱大国,我们输了,输得惨不忍睹。2011年3月,日本地震了,在此紧急关头,我国采取一切手段帮助在日本的同胞回国。从钓鱼岛事件我国坚定的立场到日本地震撤回华人同胞,都可看到中国的实力在增强。从“四万万人齐落泪”到如今能屹立在世界之林,无不体现着中国的崛起。

2011年,利比亚发生内乱,战火既起,殃及侨民。在此关头,我国紧急派出飞机,从那里接回我国同胞,撤回海陆人员,共接回三万余人。此等快速反应及做法再一次彰显了中国的力量,再一次体现了经过几十年的变迁,我国从一个被人任意侵略的国家变成了独立自主的强大国家。

中国的变迁是让所有人都惊奇的,但不可否认在变迁过程中依旧有漏洞,比如抢盐事件。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并不完善,需要我们去修补,而这件事情就需要坐在考场奋笔疾书的我们去完成。因此,让我们努力吧,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从吃不饱饭到人人饱暖,从农业大国到制造大国,从没有人才到人才济济,从没有核心技术到载人飞船的发射……这一幕幕,见证着中国的崛起。而在未来,中国一定会更加强盛!

门外,向阳花对着太阳美丽地盛开,祖国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

【阅卷感言】

内容:文章紧扣“中国崛起”材料,确立“变迁”的标题,围绕中国的“变迁”行文,表达对中国崛起深情赞颂的主题,内容符合命题要求;融入辩证思维,在正面肯定的同时,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表现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拓宽了文章的主题。

表达:材料选用方面表现出宽广的视野,从祖孙三代上学时交通方式的变化,到家庭三大件的变化;从被日本打败到严正捍卫钓鱼岛,从任人宰割的弱者到利比亚大撤侨的大国风范,应有尽有,可谓材料充实。表达上熟练地运用“以小见大”手法,特别是文章首段,堪称“以小见大”的典范。

发展:叙述中融入真情实感;语言上追求文采,采用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本文得分】

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58分

【提升点】

结构方面应力求严谨:如果动笔前“搭好架子”,即先有总体思路或结构草图再动笔会更好。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