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流去,精神永存
“一切都会过去”,这是犹太王大卫刻在戒指上的铭文;与之相反,契诃夫小说中的人物却坚信“一切都不会过去”。截然相反的两句话却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因为——过去的是物质,而精神将永存。
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正是过去的一切才铸造了今日的他。
当娜塔丽·波特曼捧起奥斯卡的小金人时,人们惊叹于她今日的风光,但不可否认,离开了哈佛心理系的那潜心苦读的过去,必没有她摘得桂冠的今日。当李娜举起罗兰加洛的奖杯时,举国乃至世界都为她的成功欢呼,但毋庸置疑,若离开了那去大学读书的退隐日子,必没有这样坚毅的心智使她荣获大满贯。
每个人的今天都与他的昨日密不可分,因此说“一切都不会过去”并不为过。但是,有限的生命不免让人疑问,当生命陨落之时,我们还能在史上留些什么?一切又是否都会过去?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为后人所传颂的不是“江南首富”“地产大亨”,那些豪宅、千金,物质上的一切终将消逝,纵使是堂皇至极的阿房宫,终逃不过“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命运。
但是,我们还记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雅致,李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飘逸,柳宗元的“与民共乐”,杜甫的仁民爱物,居里夫人的不屑名利,这些精神都在我们后世中口口相传。纵然他们都已驾鹤西去,那些伟大的气节却在一代代之间传递。
是的,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物质将逝去,而精神却能永驻。
只是庸人们仍不能醒悟,那些有着商人嘴脸的医师,必汲汲于搜尽病人的口袋,那些贪婪的官吏,对贿赂来者不拒,他们忘了那些钱财终究是身外物,不可流传。而他们那逐利的举动,却会为明日的他们刻下肮脏的印迹。
因此,让我们做一个清醒者,左手戴上犹太王的戒指,右手戴上契诃夫小说中人物的戒指,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学会取舍,始终向着精神的高度迈进,为了明天的成功,更为了身后的流传!
【阅卷感言】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作文,紧扣材料中的两句话立意:“一切都会过去”,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精神会永存。这样立意是准确的。在论述的过程中,基本能围绕这一中心来展开。但总的感觉是比较平,只有面上的求全责备,没有点上的鞭辟入里。此外,倒数第二段例举医师、贪官有些生硬,精神有高贵与卑下之分,到底要和什么对比,不明确。结尾的“左手戴上犹太王的戒指,右手戴上契诃夫小说中人物的戒指”倒有几分风趣。
【本文得分】
内容26分+表达26分+发展6分=58分
【提升点】
思考停留在表面上,欠深刻。若能深刻一点,写法上再能活泼一些,灵活一些,可提升至一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