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上海卷之一类文1

停驻韶华

席慕容曾经这样说过:“在我们的生命开始之前,世界早已存在;当我们消逝之后,世界会一如既往,但我们的努力已留下印迹……”

逝者如斯,历史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时间如捞不起的指间清泓,看似一切荣辱、悲欢、穷达都会被推搡着向前,但当我们在这个节点,追求着什么,这些记忆会化为你心动的甚至是历史中温润如玉的永恒。停驻韶华,这些又都不会过去。

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常会说这样的话:“放心,一切都会过去的……”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再关上灯,告诉他黑暗只缘于暂时的停电。这或许能暂时慰藉他的心灵,但等这一切都过去了,时间早已冲刷了生命的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命运不是用来被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的。双腿的残疾是命中注定的事实,可他还有双手,还有灵魂,还有梦想,当这一切都将绽放时,他依然留住了他的韶华。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事的归宿;那根紧绷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死后的角膜、肝脏又在另一个生命里重生涅槃。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关于所有面临劫难却不言弃的人,韶华永驻。

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有太多值得生发的地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扬子瞻等四人即使没有显达的文章,凭借他们的人格依然可以永驻历史。苏子在《前赤壁赋》中如是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不同于世人感叹人生苦短,壮志未酬,苏轼依然能在飞逝的时间里找寻不变的生活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即使“乌台一纸诗,黄州千里路”,田园的胜景依然是诗情的催化剂,达观的胸怀让他心中的郁结如清风般逝去,但他们的身影却被文化历史的长卷“扣留”。

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此刻的奋笔疾书只是为了未来的希冀,但这些书海中的日子终将离去。当我们踏入社会,这段岁月赠予我们的不只是知识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品性上的铸造,是对梦想之花风雨兼程的自我肯定。大家一起向未来伸出双手的日子,又怎会过去呢?永远不会。

只有那些努力过、释怀过、执著过的人才会懂得:停驻韶华,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都不会过去。

【阅卷感言】

我们平时说“韶华易逝”,说的是“一切都会过去”;而“停驻韶华”,那就是生命在年轮中停留,“一切都不会过去”。显然作者在侧重第二句话的同时也紧扣了第一句话,这是审题上的聪明之处。史铁生、苏轼的人生恰是对“不会过去”意义的注脚。文章语言简洁,结构紧凑,内容饱满,思想深沉,结尾也干脆有力。

【本文得分】

内容28分+表达27分+发展10分=65分

【提升点】

材料的先后可以调整一下,先古代后现代,再联系现实中的我们,这样逻辑顺序能清晰一些。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