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读后感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土,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常青,石头万古不移,都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读了《郑板桥》这篇文章,我由衷地喜欢和敬佩郑板桥先生。

喜欢板桥先生的积极上进,刻苦学习。不因家贫而安于现状,而是借助庙里的佛灯勤学成才。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敬佩板桥先生不畏权贵的品格!敬佩板桥先生心系贫苦人民的大爱人生!卖画所得尽数散尽送穷人。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