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英语的刘老师
上初三的第一学期,已教了我们两年英语课的张老师因为要去国外进修半年,所以我们有了新的英语老师。
第一节课,一个微胖、烫着卷发、戴着圆框眼镜的女老师走上了讲台。她先用英语告诉大家她姓刘,便开始了讲课。讲的好坏与否,我几乎忘却,久久回荡在耳际的只有她语重心长而沉静的音调。
第一天的英语课就在茫然与新奇中度过。
第二天英语课,刘老师刚进教室,就有一个脸很红、长相很丰满的矮个子女老师从门缝中“夹”进来。她清清嗓子,像母鸡似的叨叨:“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新老师。刘主任是我校英语教学骨干,曾赴美国、英国进行多次学习与交流,她教的学生,很多都考上国际名牌大学了……”她如此聒躁,以致于全班同学从心底里长长的“切――”了一声。我亦暗自感到不屑与无聊。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母鸡”终于走了。本以为刘老师会容光焕发、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奔赴“神圣的”三尺讲台,却见她只是略微一点头,便平静如初的开始了一天的课程。
然而,由于以前张老师与我们的感情实在太深厚,所以总有风言风语围着刘老师,再加上“母鸡”的溢美之词,关于刘老师的贬意评价便从未断过。
大约是第三天,好朋友心神秘地叫住我:“嗨,Carrot,你发现没有,刘老师一天要换好多次衣服!花里胡哨,真是……”“是么?”“确定!你可以在早读、早晨上课、中午吃饭后和下午放学时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仔细地侦察了两天,我终于瞧出了些端倪,刘老师的衣服的确换的勤:早晨来是一件黑色风衣,上课时是红白相间的织花毛衣,中午是件粉色薄外套……更神奇的是,她至少有两块表,专供不同风格的衣服使用。
我于是很担心如此注重衣饰的刘老师能否可以胜任教我们班的“重任”――要知道,张老师教的时候,每次考试,我们班总拿年级第一。
可是很快,我的顾虑、别人的风言风语、各种鸡零狗碎的发现消失在刘老师绝佳的课堂以及无懈可击的行事风范中。
她讲课很特别。对于课本中的课文,她总是先放录音,让我们根据录音写下课文,检查后再打开书纠正,以此来锻炼我们的耳力;她让我们通读课文,理解大意,然后逐字逐句讲解每句的知识点,对于特别好的文章,她还分析结构和写法;学完课文的第二天,立即听写前一天学过的知识点,以此培养我们当堂消化新知识的能力;她还常常不辞劳苦,找一些优秀的文章让我们阅读,以增长我们的知识,扩充我们的词汇量……
令我们更加欣喜的是刘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量非常小,绝不超过30分钟,这对于常常为作业而奋战至十一、二点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幸事。她自已说:“你们作业少,是因为你们在课堂上已经学会了知识,没必要做太多无用的抄写和背诵。”然而我们都知道,是刘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让我们的潜力爆发;然而我们都知道,她布置做的每一道题,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斟酌良久的结晶。
在刘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金子,不像有的老师,总偏向几个学习特棒的“优等生”。记得有一次,她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一个优等生,一点面子也没给。刘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这是让我这类中游学生十分欣赏的。
……
然而,真正让我们喜欢上刘老师的,却是另一件事。
那是期末复习时的口语考试,我们坐在教室里,无聊的聊天,等待被口语老师叫出去做测试。不断有同学进进出出,教室里闹成了一锅粥。这时候刘老师进来,抱着一沓厚厚的卷子,笑咪咪地说:“我给大家一点点心。”她边发卷子边嘱咐:“就把选词填空的二十道题做完,下课时我要收上去改。”发完卷子便走了。
第二天,刘老师面色乌青,重重地将一沓卷子摔在讲台上。不久,卷子发到手中,我瞧了眼,原来是口语课上的“点心”。
刘老师站在讲台上,目光威严地扫视一圈,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口气,大声呵道:“看看你们做的题!一共20道,前10道已经将正确单词写出让你们去填的,这种题,以你们平时的水平,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做错!”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环境,同样的题,同在一个班,可是,有十四名同学依然能够全部做对,这是什么?这是一种习惯!一种优秀的习惯!优秀是全天候的,是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我坚信:这十四名同学,将来一定能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颇有建树,因为他们有优秀的习惯!”
“我现在教的知识,你们很可能刚上高中就忘掉。但是,我希望我教给你们的习惯――一种优秀的习惯,一种永远要做到最好的习惯,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
我很荣幸成为那十四名同学中的一员。而那句话“优秀是全天候的,是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则深深地铬在我的心里,在未来的岁月里时时为我指引航向。
从那时起,我们才真正明白了“教学,先教做人”的真谛,我们才真正认识了刘老师。
时间飞逝而过。教室外的阳光由热辣变得温暖,不经意间,许多树木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北国的冬天就这样来了。
期末考试过后,我们班的英语成绩还是第一,96.5分的平均分甚至高过了有些班的最高分。分高,成绩好,但是大家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告诉我们:刘老师就要走了。虽然表面上大家嘻笑吵闹如同往常,然而彼此心照不宣,都在英语课上做最好的自己,希望这些小小的努力能让刘老师快乐。
最后一节课还是来了:就像每年必定要来的四季一样,无论喜欢与否,怎么也逃不掉;正如人生中注定的生老死别,无论怎样拒绝,总有一天会来到。然而当刘老师微笑着用她那语重心长的语调说“下午好”时,我们还是笑了。是啊,笑,总比哭好。
刘老师在最后一节课里,用一首诗结束了与我们共度的时光: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映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只有这首诗,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出刘老师胸臆间的无尽话语,也只有刘老师――微胖,烫着卷发,戴着圆框眼镜的教英语的刘老师,才能寻到这样一首诗作为表露心迹的载体。
刘老师曾说,她很享受教我们的过程,虽然这只是偶然。
可我更愿说:刘老师,“偶然地”遇见您,是我这一生最美丽的意外!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王瑾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