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

一第一堂影视鉴赏课

金旸080407209包装工程木工院周日

2008年秋天,我来到南京林业大学。自我到达,我一直在寻找着。

大学如同宇宙,包罗着各式各样的思想和看法。其中一定有一种力量,能够统领这些思想和看法。不管这是一所以什么为特色和主流的高校,理科、工科、文科、艺术,都存在这样的力量。这就是人文力量。我寻找着人文力量。

我在林大芬芳的草木和清新的天地中寻找。自以为并无所获。自从我慎重地填下我的志愿,我就再不会有后悔的余地。是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把我送到了这里。一切都是命运的选择。

今天,在我的第一堂影视鉴赏课上,我收获了这种人文力量。为我们的校园维持着这种人文力量的,是我的老师----于肇华先生。

先前我并没有上过于老师的课,对于我这样的一名新生,他一定是没有太多印象的吧。不过我应朋友介绍参加过红极了南林的社团---“爱影人”社团,我欣赏过《神秘花园》这部电影。以下为我当天的日记:

早在一周前听说这周五爱影人要放映一部叫作《神秘花园》的电影。

今天安安静静地去拥挤的阶梯教室看了才知道,这原来就是根据内伯特夫人的儿童文学《秘密花园》改编的,出自波兰的一位浪漫主义女导演。

突然间,那些记忆,为什么那样温暖地涌现了呢?像我的不能遏止的热泪。

我想起了读小学时看《秘密花园》的场景。那时候的我不过和玛丽一般年纪。你知道,在儿童时代接触这样的故事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以至于许多年后在大学的校园里还能怀想童年。

孤僻而勇敢的玛丽,快乐的迪克,脆弱的科林,这些人物就像我失散多年的朋友,又回到我的生命里。

影片在法国取景。绿草地,红房子,阳光,还有音乐…多么美,迪克的横笛,美丽的风琴,和谐的,柔缓的,催人入睡的…童年,安全,伙伴,花园…

怀念昨日有一种具大的力量摧毁今天你的偏执和自私。它阻止人自私。

无论如何,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我很欣慰,我们的校园还是存在人的教育、爱的教育的----任何艺术的教育正是这样的教育。

电影是我喜爱的东西。很小的时候,妈妈常常带我去家附近的一个叫“银座城“的影院看电影。在我们的小县城里,那已经算一个幽雅的场所。小影院里,看电影的人不多,当音乐开始响起,画面扑面而来,活生生的人,妙趣横生的对白,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银座“消失了,变成了洗浴中心。小县城里的人,是否都像我这样怀念着它?

----正像于老师说的,艺术鉴赏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体验的综合。好的艺术,无论你走到生命的哪一天,它始终在你的记忆里,给予你无限的慰藉。那些年幼时听到过的钟声,那些从旧式音响里走出来的旋律……永远用它们深沉而熟悉的声音在歌唱……

电影作为一种记实的艺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也承载过人们的梦想和现实。于老师谈到了邓波尔与美国经济危机、卓别林与底层民众的苦乐辛酸。就中国电影而言,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到文革,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我想说的是,文革期间,不仅是电影,在中国的戏剧界尤其是京剧,也发生了彻底的“改革“。禁《海瑞罢官》,改《四进士》、《玉堂春》,著名剧作家如汪曾淇、阎肃,原上海市文化委员部长李琪,都遭受了改京剧的“心难”。不同历史时期,戏剧和电影也会受到牵涉。这恐怕不仅是政治化的中国,也是全世界电影的宿命吧。

电影诞生于法国。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卢氏兄弟早期的短片。----我惊异于这些短片的趣味性!在那个电影起步初期,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使用最原始的工具,竟然就能做到令人欣然的效果。这无疑是伟大的!这是电影的伟大。试想当时的人们,坐在咖啡厅里花钱看这样的电影,其惬意程度决不亚于如今我们在幽雅的电影院里欣赏电影。电影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拉美文化中,电影都含有“动”的意思movie,而传统的欧洲文化中,电影是高雅的,上层的cinema,东方文明较晚接受电影的概念,认为电影是一种影象,一种审美的表达如日语中电影被称作“映画”。由此可见,不同地域、不同的文明,也滋养着不同的电影艺术。其实,所有的戏剧,其剧作者只有一个----那就是观众。不同土地上的人民写出了不同的剧本,因此电影因为人的关系在改变着,在前进着。

我期待下一堂影视鉴赏课。

二电影艺术欣赏行为应该在电影院完成

金旸080407209包装工程木工院周日

承蒙于老师的好心努力,我们于上周六的上午在金陵工人影院又看了一场令人赏心悦目的好电影----《吐鲁番情歌》。

巨大的帷幕缓缓开启,还没有完全适应电影院黑暗中的安静,忽然----天堂一般的旋律啊,它们像是从很远的西部走来,热情洋溢地包围住我,这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孜古丽扮演的小姑娘,恰好也叫做安娜尔汗----这首新疆民歌里的姑娘的名字。尽管我在很多地方听到过这首歌,在音像店,在商场,在大街小巷……可是没有一次比今天坐在电影院里倾听还要感到纯净、明媚。

这是为什么?音乐是属于天堂的。音乐的生存需要格外的干净,不能染一丝尘埃。当我们在街角听到这首歌曲,除了歌曲本身,我们还会不可避免地听到车水马龙,看到世间万象,这时,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就不再单纯。

接着,伴随着影片并不复杂的剧情,我又有幸重温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不禁跟着音乐哼唱起来。《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大阪城的姑娘》,清脆的旋律,像阳光一样洒满了我的心灵。我感到,在漆黑得看不清邻座人的电影院里,我仿佛在独自观看,独自欣赏,独自和电影交流着。

-----我的泪也在这时候不为人知地悄悄落下。

因为我想起了王洛宾先生。

今年是王洛宾逝世13周年了。他来自底层,历尽苦难,创作了无数首伟大的歌曲,滋养了无数伟大与不伟大的人民大众;他是民间的音乐思想家,他的歌曲,没有太多的粉饰与雕琢,有的是自然天成、美丽辽阔的苍凉与温暖;他绘出了生命原质的色彩,关注的是人性的世界,散发的是永远暖人的光辉。他用一千多首美妙的民歌,显示的是一种大海和草原一般宽容和平的精神;他发出了自己严肃坚定、毫不犹豫的歌唱的声音,尽管那也是内心破碎的无奈的呐喊,但却温暖抚慰了半个世纪无数中国人的心灵。

我不仅为王洛宾先生不可复制的优美和纯洁落泪,还为,来自中国台北,却又终生献给了撒哈拉沙漠的粗犷的女作家三毛。

三毛爱上王洛宾的时候,他已经80岁高龄了。我努力想像着这份由于太过离奇而显得神秘的爱情----何止是忘年恋情,更是跨地域、反伦常。仅仅因为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年轻的女作家就可以放弃一片沙漠,跋山涉水追寻一位天才的老者,一位西部民歌永远的诗人。原来音乐可以如此强大的啊!原来世间男女的感情可以超越一切,跋山涉水而来,留给我们的,除了眼泪-----因为音乐,或者因为爱情-----还能有什么?

在这些零零碎碎的思索中,电影也走向了尾声。我从自己的喜怒哀乐中回过神来,看到了电影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不禁又笑出声来-----仿佛,这是作家和民乐家的爱情在电影里得到了完结。或许,电影院,真的是一个可以实现奇迹的好地方!

三与电影一同生活

木材工业学院包装工程系080407209金旸周日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大学生活的第一年。

站在熟悉的三栋宿舍楼下,我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从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女孩,成长为可以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大人了。

精彩的大一学年,最令我难忘的是与于肇华老师一同度过的“现代电影流派”课堂。

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热爱艺术的人。我相信高雅的爱好将引领高雅的人生。文学是高雅的,因为她像广袤的大地一样收集芸芸众生的甜蜜和痛苦;戏剧是高雅的,因为她用笑声与眼泪使人们认识自己,或者,认识到自己的永不可认知性。电影,作为近代的、由物理学做基础的、兼有科学和艺术内涵的新新艺术,也同样是高雅的,——因为她用最最真实的“笔”,逼近人心。

其实,在大一上学期,我就听过于老师的课。经朋友介绍,我参加了几次“爱影人”的活动。使我记忆犹新的是一部叫“神秘花园”的电影。红房子,绿草地,还有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啊,这不正是我童年时代所阅读的内伯特夫人的儿童文学著作《秘密花园》吗!普利斯内尔的作曲,像明快的阳光,从我温暖的童年,照进我当下的生活。我流泪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童年,只是,多少年后,在陌生的城市里,有多少人能得以在大学的校园重温这份遗失的美好?

本学期,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于老师的课,非为效仿他人“追星”——名声并不是学生选择老师的理由,况且学生更没有资格选择!——我因为于老师的人格和责任心,带着对电影艺术的爱,选择了这门课。——至此以后,我对于电影,便再也不是隔岸观火,而是身临其中了。

第一堂课,我们来到电影的源头——1894年的法国。看着早期电影和当今电影无法同日而语的画面,我深深感叹电影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影的发展,一方面要靠尖端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靠社会的发展。电影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发展。电影是描绘人类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艺术。人心最最莫变。它是流动的,此一时彼一时的,三维的,有记忆能力的。它是复杂的,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它没有规律,琢磨不透。电影描绘着这些复杂到没有边际的人性。

随后的课堂中,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各地的不同种类的电影。我领略到法国电影的文学性。法国人自己拍的《茶花女》让我难以忘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原著所在的本国更有资格和能力拍好一部原著。这也许就像,如果让美国人拍《红楼梦》,那大概是不堪设想的。我也曾看过意大利版的和好莱坞版的《茶花女》,总感觉“不符合语境”似的。我领略到意大利电影的宗教性。乐善好施的民族本性,爽朗的性格特点,在意大利电影中表露无遗。同时,这些特点,又是通过一种忧郁的表达展现出来。记得那部《美丽人生》,熟悉的二战题材,意大利电影却做到了标新立异。它只是简单地讲着一个温馨却又残忍的“游戏”,不动声色,却有冰冻血液的力量。我领略到印度电影的人性。或许,电影是这样一种展示生活本真的工具。众所周之,印度是一个贫富悬殊的国度,不安定的隐患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乞丐大军”。大多数贫民靠乞讨为生。《流浪者》,真实地展现了印度当时的社会现状。丈夫和妻子,地主与农奴,厂主与工人……这些表现着强烈从属意义的角色一一登上舞台,演绎一出悲喜交加的社会剧。印度人,生来不平等。他们的宗教和自古以来的习俗规定着这些不平等。这样的电影引人深思。

电影课快要结束了,我置身其中的这些日子里,仿佛明白了许多无法从生活、甚至无法从文学中知晓的真相。我的每一天,都和电影一同生活,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悲伤与欣慰,我的想象与沉思……构成了我自己的电影。这一部我自己的电影,将被永远地写下去……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南林大金旸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