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金蝉脱壳

这个暑假我们去北戴河玩了。

那里的服务可不太好,海水污染也很严重,不过,我却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那天傍晚,我们去食堂吃完饭,去海边遛达了一圈。在往回走的路上,我爸竟然看见了一只知了虫,我们兴奋地捡起来,准备看看“金蝉”到底是怎么“脱壳”的。

回到住的宾馆,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把知了虫放在哪里,才能很好地观察它脱壳的过程,后来我妈出了个主意:“要不,把它放在窗帘上吧?”我和我爸连连称好,就把知了虫“挂”在了厚厚的窗帘上,当然,“钩子”就是它自己的爪子!

知了虫在窗帘上先慢慢爬了一阵,就一动不动地趴着了。过了好大一会儿,它开始一震一震地,背上一点一点地裂开了一道细缝,背也慢慢鼓起来。那条细缝越来越大,头先出来了,吸管和腿也跟着缓缓地从壳里拔出来,它全身出来了一大半,这一大半身体向后仰弯了下去,就像是在倒挂金钩。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尾巴出来,我们都等烦了,奶奶想去帮它出来,被我和爸爸阻止了:“您要是帮它出来了,它就变不好了!”话音刚落,就见知了虫用腿支着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翻转,“蹭”就翻过来了。这样,它全身终于全都脱出来了,用了大概两个多小时,没想到要用这么长时间知了虫才能变成知了,它可真辛苦啊!

刚从壳里出来的知了全身都是白色的,翅膀软软的,还不会飞,我妈把它放到阳台的一个小桌子上,让它发育好了再走。看完金蝉脱壳,我已经很困了,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我推开阳台门,知了才扑棱棱地飞走了,嘻嘻,难道是要等跟我打个招呼再走吗?

名师点评: 大家都知道“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却很少有人看到“金蝉脱壳”的过程,郑绚文同学很幸运,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也很高兴你能拿起笔来记录下整个过程和我们共同分享。

文章中的一些比喻和拟人用的很好,比如“‘挂’在了厚厚的窗帘上”、“钩子”、“打招呼”等等,这些都形象地表现了知了的形态动作,最后的“打招呼”更是赋予了知了人类的行为方式,更显它的灵动可爱。“脱壳”的过程描写也非常得细致具体,奶奶想帮知了“脱壳”的那一段给整个过程增添了些许趣味性。

很棒的记事小品文,希望以后能郑绚文同学能保持着这双发现生活亮点的眼睛,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