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绿色
——读《生命,生命》有感
每当经过那片茂密的树林,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欣赏那片绿,感受那片绿,并爱上了那片绿。
参天的白杨,绿叶成荫,傲然挺拔着身躯,不曲不绕,直冲云霄。清风抚慰着我,雨露滋润着我,阳光温暖着我,自然的给予,我要努力地、健康地成长成才。
白杨的间隙,是那些翠绿的,不知名的乔木。没有高大的身影,没有强大的背景。有阳光,我就拼命地探出头去;有雨露,我就用尽吃奶的力吮吸;有风儿吹过,我尽力伸出我的手掌。给我机会,我就要努力的成长。
乔木的底下是一些碧绿的草和无名的野花。走近,那花草的清香,那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虽一生短暂,但不计得失不气馁,生于大地,回报自然。
生命是什么?是那满眼的绿,是那伟岸挺拔的杨,是那顽强不曲的乔木,是那默默
奉献花草。
名师点评: 作者的这篇文章,可与《生命,生命》相媲美了,自然冲淡的文风、简洁淡雅的语言,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句句是对生命的拷问,写得真精彩呀!
文中,作者描绘了茂密的树林,参天的白杨、茂密的乔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但是美景并不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才是文章的精华。文中的“绿”是蓬勃的生机,是生命的象征,是顽强,是对生命的礼赞。“虽一生短暂,但不计得失不气馁,生于大地,回报自然”、“生命是什么?是那满眼的绿,是那伟岸挺拔的杨,是那顽强不曲的乔木,是那默默奉献的花草”,从这些句子中,我看到了小作者身上的哲学家的气质。
“是那默默奉献花草”改为“是那默默奉献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