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闽南文化梦

我的家乡泉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聚集区。她有众多的文化古迹、丰富的地方文化、有趣的传统习俗,还有独特的南音。作为新闽南人的我,一直深受熏陶,不久将来,我会是闽南文化的传承者——这是我的新梦,更是我的心梦。

小时候,每当晚上七点整,外公总把我抱在腿上,让我与他一起听收音机。他那老式收音机里总会传出一首首动听的南音。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而此时外公总会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地跟着哼哼唱唱。外公说在他小的时候,家门口有个南音社,里头有一群人,一天到晚伊伊呀呀地唱着,当时,他与小伙伴们常常跑到南音社里听南音、学唱南音。如今爱听南音的越来越少。现在的南音社,大部分都是像外公这样的老人去听的,等他们这些老人死了,南音恐怕要失传咯。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种莫名其妙的难受,我真不忍心看着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泉州南音》,是我从外公家借来的。这本书通过五大部分介绍了泉州南音的前世今生、奏与唱的风姿、与中国戏曲相结合、带给我们的乐趣以及它现在的传承方式。看完这本书,我着实被泉州南音震撼了。没想到,一首短短的南音,竟汇集了中原雅乐之精华,源远流长至今。泉州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用音乐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想起幼儿园时,我和小朋友在泉州青少年宫表演了《台湾伯公来泉州》这首闽南童谣。“喜鹊屋顶啾啾叫,汽车开到我门口,一家大小去迎接人客,原来是台湾的伯公到……”我们唱得嘹亮激昂,表演得生动有趣,最终我们获得了一等奖。从此以后,我对闽南语更是深深迷恋。

妈妈希望我长大后能成为海峡两岸的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闽南文化,传承、弘扬闽南文化。闽南语是两岸人民沟通的桥梁,文化的根源,乡情的的共鸣!我曾无数次梦想着快快长大,我要用闽南语与台湾小朋友一起站在阿里山上放声高唱《天黑黑》、《雷公咚咚声》……

我们闽南和台湾的人民有着相同的文化和习俗,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还有相似闽南话和共同的爱好——南音,在台湾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的汉唐乐府主要就是在唱南音。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延伸,两岸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海峡两岸人民亲如一家,情同手足。我将要邀请台湾朋友们登清源山,观老君岩;坐在宽敞的剧院里,观看木偶表演;倚在百源清池旁,欣赏南音,让朋友们感受闽南文化的韵味。

浩瀚的海峡永远无法阻隔两岸人的交流,正如那悠悠的南音将在海峡上空久久地飘荡着……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