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11月1日,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洪湖赤卫队》拍摄基地——洪湖市瞿家湾镇,接受红色教育。

“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伴着车载红歌,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洪湖市瞿家湾镇。

这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小镇,内荆河在它身后静静流淌。宽不到5米、长400多米的石板街道两旁,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木质结构民房,灰墙玄瓦、高垛翘脊,鸾凤点头的飞檐造型伸向长空,悠长的街巷曲折蜿延,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是一条诗意的街,更是一条革命的街!街道两旁密集分布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苏维埃省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等三十九处革命旧址。听爸爸讲,就是在瞿家湾这一块红色的土地上,保存与燃烧着革命的火种,贺龙、周逸群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曾经统率着近3万正规红军和50多个县的红色政权、昔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就座落在这一条饱经沧桑的老街上。当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曾受到湘鄂西人民的关注,这里的一举一动,都曾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湘鄂西的历史进程。

徜徉在石板街上,沉吟在旧址的每一处。这里的哪一份资料,哪一份物件都在向人们陈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的展厅内,赤卫队员当年使用的梭标、鱼叉林立,土炮、自制手枪、锈迹斑斑的大刀等文物,仿佛把人们带入当年峰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杀敌战场。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内,贺龙爷爷的住室窄小而简陋,仅有两把木椅、一张旧方桌和一张老式木床,蚊帐和草染碎花布被单打有多个补丁。

参观了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我随爸爸妈妈紧接着来到老街的背后。这里是烈士陵园,耸立着一座12米高的纪念碑,通体水磨石,正面镶嵌着黑色花岗岩,刻着由王震爷爷手书的“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15个遒劲大字。

漫步红军街后,我们举目四望,瞿家湾大道亮丽清新、集贸市场热闹繁华、电排河景点精巧雅致……这里的风物已打上当代文明的强烈印记,与老街的古朴相映成趣。

五年级:谢定宇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