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听到这两句诗,我就会想起,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记得去年的母亲节,妈妈患了重感冒。真不巧,爸爸又出差了。
到了中午,我看到妈妈一个人躺在床上,想给她做点吃的,让妈妈出出汗。
我来到厨房,看到一叠馄饨皮儿。心想:“妈妈平时最爱吃馄饨,我就煮一碗馄饨让妈妈吃吧。”
说干就干,我就开始烧馄饨。我故作熟练地围上围裙,套上袖套,俨然一副“大厨师”的形象。我整整“工作服”,打起精神,拿起馄饨皮,放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挑一点肉馅,往皮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馄饨就在我手中“诞生”了。
包好馄饨后,呵呵起油瓶往锅里倒油,谁知油遇到锅里的残余的水珠后,“啪啪”地向外溅,吓得我连连后退。等我回过神,锅里已冒出青烟,我连忙把鸡蛋倒入锅里,煎好鸡蛋,就手忙脚乱地添水。水烧开了,我把馄饨一股脑儿放进水里,加了几样调料。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馄饨煮熟了。
我把热腾腾的馄饨端到妈妈面前,说:“妈,趁热吃了吧!”妈妈接过碗,闻了闻,说“真香!”我听后,心里乐滋滋的。妈妈尝了一口,脸色舒展开来,眼睛里放射出一种喜悦的光。“妈妈,味道怎么样?”妈妈连忙说“好啊,好啊!”说着不紧不慢地吃了起来。
妈妈吃完馄饨,额头上渗出了丝丝汗珠,妈妈欣慰地笑了。此刻,我的心里默念着这样两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指导教师: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