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家的爸爸

我的家乡--北山,山好,水好,人更好,因为要建设滩坑水电站,我们一家都离开了这美丽的地方,爸爸主动报名,当上了一名“移民干部”,从此成了一个“不要家”的人。

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奶奶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天不如一天。而爸爸呢?十天半月难得回一次家,更别说到奶奶的身边来尽尽“孝道”了。

有一天,爸爸因为要回县城开会,顺便来看一看奶奶。奶奶无意间看到了爸爸右手上一道长长的伤痕,便担心地问:“这手上的伤是怎么回事?”爸爸笑了笑,说:“在工作时不小心被砖头划破的,一点小伤,没关系的!”说完,爸爸对奶奶摆了摆手就走了。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我不解地想:“这伤痕这么深,还说不痛,明摆着是说谎。奶奶身体这么弱,也不多陪陪奶奶,真是个”不孝“的爸爸。

前不久,奶奶的病情突然加重,一天比一天虚弱。妈妈只好把奶奶送到医院,一会儿帮奶奶询医问药,一会儿给奶奶端水送饭,忙得焦头烂额。我也是一到放学时间,就迫不及待地往医院跑,恨不得飞到医院去看望奶奶。那时,我们多么希望”不回家“的爸爸能在我们的身边,帮我们排忧解难啊。可爸爸并没有回家。

令我们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一天,医院给我们发了病危通知书,奶奶快不行了。妈妈马上打电话通知爸爸赶快来医院。但爸爸却在电话里说,今天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商议,不能赶回来了。我一边抹眼泪,一边抓过电话说:”奶奶都病危了,难道你就不能请一天假,回来再看一眼奶奶吗?“爸爸听了我的话,哽咽着喉咙,却坚定地说:”孩子,大家都是放下自己的家庭来工作的。如果今天这个人请假,明天那个人请假,滩坑什么时候才建得好呢?“爸爸说完就挂了电话。第二天,当爸爸匆忙赶到医院时,奶奶已经离开了我们。爸爸抱着奶奶泣不成声。那时,我知道爸爸一定比我们更难过,但是,为了工作,他心甘情愿了。

从此,我理解爸爸了,我为有一个这样”不要家“的爸爸面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指导老师:王伟琼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