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嘴郭老师

我们刚转到新学校,郭老师就分到我们班教数学。

郭老师课上得很轻松。我们听郭老师的课,再难懂的知识,只要他一开口点拔,我们就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

我把自己考试中的好成绩,全都归功于郭老师的“伶牙俐齿”。

“巧嘴郭老师”的称号名副其实。不信,就拿一两件给你们讲一讲。

一天上数学课时,郭老师说:“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听着听着,我们都笑了。郭老师问:“这个故事讲不完,后面的话可用什么符号?为什么?”在我们兴致盎然之时,郭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使我们觉得学“循环小数”就如同听故事一样。再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郭老师指着“1.63838……”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此处的‘6’不参加循环,是‘混’进去的。”一个“混”字,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

一次,数学课上,郭老师点了三个同学做小数加减法,结果有一个同学把数末尾的“0”忘了去掉。郭老师没有批评他,却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剪刀。同学们全都睁大眼睛,出神地望着他。郭老师对同学们说:“我要把这个得数的尾巴剪掉。”同学们顿时恍然大悟,哄堂大笑起来。从此,保留小数末尾的“0”的现象消失了。

郭老师就凭这一张“巧嘴”,让我们一听上数学课就觉得高兴,一看到他就觉得他可亲可敬。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