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乌毡帽

绍兴是享誉国内外的桥乡、酒乡,除此之外绍兴的“乌干菜”、“乌篷船”、“乌毡帽”同样久负盛名,绍兴“三乌”涵盖了绍兴民间的吃、住、行。“乌干菜”是民间喜爱的家常菜,特别是乌干菜闷肉,是绍兴最负盛名的菜肴;“乌篷船”是水乡出行的交通工具;“乌毡帽”多年来被农民、渔民、山民广为穿戴,至今还能在很多地方找到踪影。戴着乌毡帽,摇着乌篷船,吃着乌干菜成为绍兴特有的一条风景线。

绍兴的乌毡帽之所以带个“乌”字,因为它里里外外全是黑色,乌毡帽是由毛料加工制成,形状有点像斗笠,顶稍微有些尖,帽檐向上卷起。乌毡帽因为制作原料厚实,因此暖和又结实,古时侯被农民、渔民、山民长年戴在头上,既可以挡雨又可以遮阳,冬天还可以保暖。

提起乌毡帽还有一段来历。

相传古时候有个猎人,上山打猎时伤了一只老虎,老虎负伤逃入深山,猎人顺着老虎的脚印找去,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负伤的老虎,老虎已因伤势过重死了,当猎人准备把老虎拖回家时,发现老虎睡觉的地方有一张毡子,猎人一摸,发现毡子又厚实又松软,像毯子一样,原来是老虎将其他野兽的毛皮垫着,压久了,就成了毡子,猎人觉得这东西不错,就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后晒在太阳下,为防被风吹走,猎人在毡子上压了块大圆石,等毡子干了后,发现被石头压住的地方显出了一个帽形,于是他好奇地把它当作帽子戴在头上,发现这个帽子不但冬暖夏凉,而且风吹不动,雨淋不湿,戴着非常舒服,很多人学着猎人的样子用毡子制作了这种帽子,由于戴的人多了,许多作坊就纷纷效仿,并固定以毛料作为制作原料,并将颜色染成黑色,这种黑色的毡帽一经上市,立刻得到了农民、渔民、山民们的喜爱,一时被广为穿戴。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出现过许多带着乌毡帽的绍兴人形象,最著名的莫过于阿Q,乌毡帽也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而闻名中外。

现在虽然戴乌毡帽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乌毡帽浓郁的绍兴风情和气息,是见证绍兴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