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远征高丽之时,左丞相魏征暴病而亡。消息传到军中,李世民大哭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新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魏征已死,朕少一镜耳!”
纵观历史,贤明的君王通常都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既是“望远镜”,又是“反光镜”、“放大镜”。
这面“望远镜”是君王的“眼睛”。比如王猛,在符坚欲除恃才放旷,勇武异常的大将军符生时,王猛劝阻道:“符生掌握兵马大权,不可轻动!”正是这位贤臣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才使符坚逃过符生的探察,救了符坚一命。后来符坚杀符生,夺大权,赞王猛道:“君之见,实不下于夷吾管仲、子产也!”试想一下,符坚若没有王猛这面“望远镜”,符坚必被符生杀死!由此可见,一个君王身边一定要有一面这样的“望远镜”。
“放大镜”能治国安邦。宋朝赵匡义年间,辽国经常派骑兵在天水关上烧杀掠抢、任意胡为。警报传来,赵匡义并没过多地担忧。丞相赵普道:“皇上不要认为这是小事,辽国这是向我们挑衅!应当出兵还击!”赵匡义只好亲自征讨。虽然战败,可也大大打击了辽国君臣的嚣张气焰。从此,辽国也不敢再向宋朝挑衅了。当时有些小人议论:“这不就只侵略一些地方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是看来,虽然辽人侵略小小的天水关微不足道,可辽人若是见对方默默接受,定会加紧进攻。赵普这面“放大镜”将一件小事放大,使辽人见识了我中华上国的气势,不仅对国有功,而且四方震服!
正如李世民说的那样:“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那些“望远镜”、“放大镜”实在不可少!
本文来自中华语文网学生博客,作者杨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