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秋的傍晚,我独自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开头简洁明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这个字怎么读?”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个纤细的声音跃入我的耳朵。我循声看去,原来是前排的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正眨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用手指着一个她不认识的字问妈妈。坐在旁边的妈妈看着女儿用手指着的地方,回答说:“这个字读爱。”“爱?”女孩重复着妈妈的发音,不解地问,“那什么是爱呢?”妈妈想了想说:“妈妈喜欢你,就是一种平凡而深切的爱;老师喜欢你,也是一种爱,一种关心、教导的爱。”小女孩点了点头,又问:“那我喜欢妈妈、喜欢老师是不是也是一种爱呢?”“当然是。”妈妈温柔地说:“你喜欢妈妈是一种真诚永恒的爱,你喜欢老师是一种尊敬感激的爱。这些都是爱,会令人温暖,令人快乐。”这段人物对话朴实传神,从母亲那质朴无华的言语中,我们分明读到了一颗闪光的心,为下文“让座”做好情感的铺垫。
这时,上来了一位满头白发、手持拐杖的老人。母亲立即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老人十分感动,连连道谢。女孩仰起头问妈妈:“让座也是一种爱吗?”女孩的妈妈笑着回答说:“是呀,让座也是一种爱,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爱。”夕阳的余晖映在她们母女身上,把母亲映衬得那样慈祥,把女孩映衬得那样幸福,也把母女之间的爱映衬得那样真挚……夕阳的余晖和母女俩淳朴的爱心相得益彰,再加上排比的句式,让文章增色不少。
我和母女俩在同一站下车,她们的身影越走越远,渐渐模糊了。但那位母亲优雅的语言,美丽的微笑却永远映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明白,生活因爱而精彩。人虽去,爱永存。文章以母女俩远去的背影作结,让我们感到母女俩的行为已经深深地印入“我”的心田。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镇人民中心小学六年级139班 蒋一舟
获奖理由:
选材新鲜 有真情实感
亮点借鉴:
朴实无华的语言、真真切切的描写让这篇习作显得与众不同。公交车上母亲为女儿解释什么是爱,并且身体力行做出了榜样,相信这样的言传身教一定会让小女孩儿记住什么是爱,也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体会到生活因爱而精彩。
本文已收入《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精选》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