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
fǎng
亻
6
亻部
人部
左右
WYN
OYHS
20227
撇竖捺横折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仿fǎng(ㄈㄤˇ)
1、效法,照样做:仿效。仿古。仿冒。仿宋(印刷字体的一种,亦称“仿宋体”)。
2、
2、依照范本写的字:仿影。仿书。
3、相似,好像:仿像(仿佛相似)。仿佛(fú)。二者相仿。
UNICODE
仿字UNICODE编码U+4EFF,10进制: 20223,UTF-32: 00004EFF,UTF-8: E4 BB BF。
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copy、imitate、resemble
造字法
形声:从亻、方声
English
imitate, copy; as if
康熙字典
仿【子集中】【人部】康熙笔画:6画部外笔画:4画
《集韵》符方切,同彷。仿偟犹徘徊。亦作方皇。《史记·荆轲传》仿偟不能去。
又《集韵》《韵会》抚两切《正韵》妃两切,方上声。仿佛,见不审貌。《扬雄·甘泉赋》仿佛其若梦。别作彷彿,髣髴,方弗,放弗,㑂佛,放
,怳歘,音义
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仿【卷八】【人部】
相似也。从人方聲。㑂,籒文仿从丙。妃罔切
说文解字注

(仿)仿佛、逗。相㭒。句。視不諟也。仿佛、雙聲㬪字也。各本皆改竄非舊。今依甘泉賦、景福殿賦李注所引訂。諟卽諦。言部曰。審也。長門賦注、海賦注亦作諟。古是聲帝聲同在十六部。故以諟爲諦。仿佛或作㑂佛。或作髣髴。或作拂㧍。或作放。俗作彷彿。仿或又作?。从人。方聲。妃㒺切。十部。

(㑂)籒文仿。从丙。丙聲。古音丙聲在十部。此與周禮柄亦作枋同。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3 [陆丰腔] fong3 [客英字典] fong3 [东莞腔]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fang5 [宝安腔]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fang5
◎ 粤语:fong2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仿 | 方 | 陽 | 髣 | pʰaŋʔ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仿 | 髣 | 妃兩 | 滂 | 陽合 | 養 | 上聲 | 三等 | 合口 | 陽 | 宕 | 上三十六養 | pʰiwaŋ | pʰĭwaŋ | pʰiuaŋ | pʰiuɑŋ | pʰʉɐŋ | pʰʷiɐŋ | pʰuaŋ | fang3 | phyangx | phvank | 說文曰相似也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仿 | ꡤꡃ | Hwang | faŋ | 上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倣 | 舫 | 非 | 江陽開 | 江陽 | 上聲 | 開口呼 | faŋ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仿 | 芳 | 敷房 | 十七陽 | 陽 | 平聲 |
仿 | 旁 | 蒲光 | 十七陽 | 陽 | 平聲 |
仿 | 髣 | 妃兩 | 十七養 | 陽 | 上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倣 | 倣 | 非 | 剛 | 第十剛講降角 | 陰上 | 依也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