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瞀】瞀的拼音、笔顺、读音、笔画、解释

作者:通通学
mào
14
上下
CBTH
NKBU
18604
折捺折竖撇撇横撇捺竖折横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ào(ㄇㄠˋ)

1、目眩,眼花:瞀病(头目晕眩的病症)。瞀瞀(垂目下视的样子;形容眼睛昏花,引申为昏昏沉沉)。瞀瘛(中医指看不清,手脚拘挛的症状)。雀(qiǎo)瞀(古时称夜盲症)。

2、

2、心绪紊乱。瞀乱。

3、愚昧:“世俗之沟犹瞀儒”。

UNICODE

瞀字UNICODE编码U+7780,10进制: 30592,UTF-32: 00007780,UTF-8: E7 9E 80。
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o look at closely; nearsighted; dim; indistinct vision

康熙字典

瞀【午集中】【目部】康熙笔画:14画部外笔画:9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切,音茂。《说文》低目谨视也。

《玉篇》目不明貌。《晋书·天文志》眼瞀精绝,故苍苍也。《扬子·太经》视也见,而晦也瞀。《亢仓子·全道篇》夫瞀视者,以黊爲赤。《注》黊同黄。《韩愈·南山诗》泪目苦矇瞀。

乱也。《北史·房豹传》是非瞀乱。《楚辞·九章》中闷瞀之忳忳。《注》烦乱也。

不敢正视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子弟之容瞀瞀然。

被髮也。《淮南子·道应训》去其瞀而载之木。《注》木骛鸟冠也。

虫名。《埤雅》蜹似蚊而小。一名瞀芮。《列子·天瑞篇》瞀芮生乎腐蠸。

姓。《左传》莒有瞀胡。

通作贸。《礼·檀弓》贸贸然来。《注》贸贸,不明貌。与瞀同。

通作霿。《广韵》䐨瞀。《集韵》作䐨霿,鄙吝心不明也。《正韵》无识也。《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注》傋音寇,愚也。瞀,无知也。《前汉·五行志》作傋霿。

通作愗。《楚辞·九辩》直怐愗以自苦。《注》愗音茂,愚貌。与瞀通。互详䐨字注。

《集韵》《韵会》迷浮切,音谋。义同。

《王逸·九思》复顾兮彭瞀,叶上忧下投。本作务。务光,古介士也。一作牟光。古务瞀牟通。

《广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尨入声。目不明也。

《集韵》《韵会》亡遇切,音务。义同。

俯视也。《黄帝素问》民病肩臂瞀重。《注》低目俯首曰瞀。《灵枢经》交两手而瞀爲臂厥。《注》瞀,目垂貌。

《集韵》微夫切,务平声。《前汉·地理志》雊瞀,县名,属上谷郡。《注》孟康音句无。

《字彙补》莫到切,音冒。视眩易也。《庄子·徐无鬼》予适有瞀病。

《埤雅》莫卜切,音木。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见物者,谓之雀瞀。《说文》本作瞀。《集韵》或作。瞀字原刻从攴,不从攵。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瞀【卷四】【目部

氐目謹視也。从目敄聲。莫候切

说文解字注

(瞀)氐目謹視也。氐各本作低。今从宋本。玉篇云。目不明皃。按洪範曰雺恒風若。尙書大傳作瞀。宋世家作霧。漢書五行志作霿。宋書、隨書五行志作瞀。班志云區霿。服虔云人傋瞀。荀卿云傋猶瞀儒。他書或云?瞀。或云?瞀。或云怐愗。說文子部云㝅瞀。皆謂冒亂不明。其字則霿爲正字。雨部云霿、晦也。从目。敄聲。莫切。三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u6 [客英字典] meu5 [台湾四县腔] meu5 [梅县腔] meu5 [宝安腔] miu3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 粤语:mau6

◎ 潮州话: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moːɡs
mroːɡ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莫候 去聲 一等 開口 去五十候 mə̯u məu mu məu məu məu məw mou4 muh mow 瞉瞀
莫角 入聲 二等 開口 入四覺 mɔk mɔk mɔk mɔk mɣʌk mɯɔk maɨwŋk mo4 mruk meok 目不明也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莫侯 十九尤 平聲
亡暮 五暮 去聲
莫候 十九宥 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