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糜的拼音、笔顺、读音、笔画、解释

作者:通通学
méi mí
17
左上包围
YSSO
IDFD
00294
捺横撇横竖撇捺横竖撇捺捺撇横竖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í(ㄇ一ˊ)

1、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乱纷扰)。

2、查询·新华字典

2、烂,碎:糜烂。糜躯(牺牲生命)。糜灭。

3、浪费:糜费。

4、姓。

其他字义

méi(ㄇㄟˊ)

1、不黏的黍(亦称“穄”):糜子。糜黍。糜子面。

UNICODE

糜字UNICODE编码U+7CDC,10进制: 31964,UTF-32: 00007CDC,UTF-8: E7 B3 9C。
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rotten、wasteful

造字法

形声:从麻、米声

English

rice gruel, congee; mashed

康熙字典

糜【未集上】【米部】康熙笔画:17画部外笔画:11画

查询·新华字典

《广韵》靡爲切《集韵》《韵会》《正韵》忙皮切,音靡。《说文》黄帝初敎作糜。《释名》糜,煑米使糜烂也。《博雅》糜,糏也,饘也。《礼·月令》行糜粥饮食。《史记·封禅书》施糜之属。《注》施糜粥之神。《风土记》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

烂也。《孟子》糜烂其民。《前汉·贾山传》无不糜灭。

与靡通。《礼·少仪》国家靡敝。《疏》靡爲糜,谓财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与眉同。《前汉·王莽传》赤糜闻之,不敢入界。《注》糜,眉也。古字通用。《集韵》或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糜【卷七】【米部

糝也。从米麻聲。靡爲切

说文解字注

(糜)糝糜也。各本無糜字。淺人所刪。今補。以米和羹謂之糝。專用米粒爲之謂之糝。糜亦謂之鬻。亦謂之饘。食部曰。饘、糜也。釋名曰。糜、煑米使糜爛也。粥淖於糜。粥粥然也。引伸爲糜爛字。从米。麻聲。靡爲切。古音在十七部。黃帝初敎作糜。各本無此六字。今依韵會所據鍇本補。初學記、藝文類聚、北堂書鈔皆引周書黃帝始亨穀爲粥。此記化益作井、揮作弓、奚仲造車之例。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mi2 | men2 moi2 fui1 [海陆丰腔] mi2 mien2 moi2 [陆丰腔] moi3 [台湾四县腔] mi2 mien2 moi2 [客英字典] mi2 moi2 mien2 [梅县腔] mi2 moe.2 [东莞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mi2 mi3

◎ 粤语:mei4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mral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靡爲 支B開 支B 平聲 三等 開口 支B 上平五支 mie̯ mǐe mje miɛ mɣiᴇ mɯiɛ mjiə̆ mi2 mie mye 糜粥靡爲切九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ꡏꡟꡠ mue muɛ̆ 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齊微合 齊微 陽平 合口呼 mui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忙皮 二支 平聲
謨杯 七灰 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