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韛】韛的拼音、笔顺、读音、笔画、解释

作者:通通学
bài
19
左右
NHKE
DQTHB
44527
折竖横竖折横横折竖横竖竖横撇竖折横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ài(ㄅㄞˋ)

1、古代用来鼓风吹火的皮囊:“敌人有伏地道内者,便下柴火,以皮韛吹之。”

UNICODE

韛字UNICODE编码U+97DB,10进制: 38875,UTF-32: 000097DB,UTF-8: E9 9F 9B。
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

康熙字典

韛【戌集中】【韦部】康熙笔画:19画部外笔画:10画

查询·新华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步拜切,音惫。《玉篇》韦囊,可以吹火令炽。亦作。《广韵》或作。《集韵》或作㰆。

《集韵》房六切,音伏。本作箙。详竹部箙字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箙【卷五】【竹部

弩矢箙也。从竹服聲。《周禮》:“仲秋獻矢箙。”房六切

说文解字注

(箙)弩矢箙也。司弓矢曰。中秋獻矢箙。注曰。箙、盛矢器也。以獸皮爲之。按本以竹木爲之。故字从竹。國語。檿弧萁服。韋昭曰。萁、木名。服、房也。小雅。象弭魚服。皆假服爲箙。从竹。服聲。房六切。古音在一部。周禮。仲秋獻矢箙。經文仲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