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诗史

自小我就衷情于意蕴袅袅、余味绕梁的古诗。

小学教的第一首诗是只有七岁的骆宾王描写的那只漂亮美丽的大白鹅——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的叫声,鹅的动作,鹅的神态,栩栩如生,红掌、白毛、绿水,好一幅童趣十足的白鹅戏水图啊。清晰记得,那个时候,和骆宾王年年相仿的我,还沉醉于那美滋滋的想象之中,欣羡与那只美丽的白鹅。

当然,李白大诗人的诗小学就学得的。第一首是《春晓》,春天里睡懒觉睡到太阳晒屁股的李白,一起床就听到了外面兴奋的鸟叫声,打开窗,哇,满帘春光灿烂,一地落英缤纷,想必是昨夜风歌雨舞。这首诗第一次让我读起来仿佛能闻到花香与春雨混合的味道。

第二首《静夜思》,第一次让我认识到那个深夜里睡不着觉、面对着一地碎银举头俯首皆不是的李白,第一次让我知道有思乡这一回事,也第一次让我知道为什么中秋节大人们吃月饼的时候还要望着月亮发呆。

第三首《望庐山瀑布》,发觉李白老人家就是会吹牛,还吹得特别漂亮,大人们都把它搬到教材里来,全然不顾他们之前教过我们做人要诚实、要说实话的事实,然后津津有味地教我们如下道理,吹牛吃好了,就是一种艺术,叫做夸张。老师还布置作业,要我们"吹几句牛"给她听,还要考试评分的。

渐渐的,长了几岁,也知道了人世间的辛劳、苦难、丑恶——难忘那个头顶烈日耕田的老伯伯,如今华师楠园饭堂的柱子上,还贴着他老人家的告诫;难忘那个可怜的泪水满襟的养蚕妇,而今蚕依然吃着桑叶,穿罗绮的人改穿西装了。

到了中学,知道宋朝人喜欢写词,盛唐人喜欢戎马,伤离别的儿女情长,无定数的官宦沉浮,入梦来的铁马冰河,无所悔的马革裹尸。身居高位的,往往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悲情;隐居山林的,常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仕意。

无声的岁月,朗朗的诗歌,迈着同样宽的步伐,一起长大了,知道得更多了。

这是个惊人的发现,对于一个蒙在学校鼓里的人来说,因为学校似乎从来未明确的告诉我们具体的培养目标;这是个巨大的发现,因为它花费了一个人整整从小学到大学12年多的时间。我们在不同年龄段所学的诗歌,其意蕴与我们的思维能力吻合,并且,这些诗歌,试图在引导我们认识新的领域,从形象的白鹅到抽象的禅理,从感性的明月到理性的淘沙,从多情的人物到无情的历史,无不透漏出教育者们的精妙设计。

诗啊!像茶一样美妙的诗啊!五千年来,言语的精粹,思维的结晶,都熔在这短短几句诗里;五千年来,儿女的眼泪,哲学的争辩,全铸于这区区的几片碎语里;五千年来,民族的离合,文化的变迁,尽在这一唱三叹的抑扬平仄中。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