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

或许是由于他是语文课本上古诗词部分的常客,我渐渐与他打起了交道,读他千遍也不倦。在我的心中,他已然成为了一位重情的君子,一位乐观的战士,更是一位年迈却也那般为国尽忠、胸怀天下的勇士。“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出了意境,更写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情谊,苏轼这写这种词的年龄还不到40岁,但他对自己悼亡的对象——第一任妻子王弗是很深情的。他遥想千里孤坟,不知这凄凉该跟谁说。“纵使相逢应不识”,他们离别已有十年,即使现在见面也已不是当年的少男少女,只能“尘满面,鬓如霜”了。而我也在“惟有泪千行”、“肠断处”等词汇里深刻感悟到苏轼将他对妻子的全部深情都凝聚在这短短的诗句中,不禁令人感到了世事沧桑和他对妻子的深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面对亲人的离别,常人总会为之叹惋,但苏轼却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以乐观主义精神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祝福,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中乐观和不幸的哲理高度;而沙湖遇雨,他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到他写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时,我的眼前又忽然浮现出了这个画面:大家都去游玩,遇到大雨,却没有带任何雨具,都被淋得很狼狈,但苏轼却不觉得,他从不听下雨的声音,因为前方仍有风雨,带着坚毅前进方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在世,无外乎两种天气——晴天和雨天。而在雨天,我们又何尝不应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之情呢?“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时苏轼已然步入老年了,却仍有一种壮士未已的英雄本色。他带着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来“千骑卷平冈”。一句“何日遣冯唐”又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这种为国尽忠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也滋养了我的心灵。透过诗词,我体会到了世事沧桑,也终于读懂了苏轼在失意人生里的豁达乐观。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