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脱贫,脱真贫

脱贫,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在脱贫工作上可谓成果颇丰,我们总是拿着数据,向各国宣传我们对待脱贫是如何的认真,我们的脱贫思路脱贫方式如何的成功。然数据的背后并不是绝对的事实,努力认真也许有,但“效果显著”一说并不见得。因此沾沾自喜的同时,我们还得不断反思。经济上的支持并不多难。钱,房子,车子。那么有了这些以后呢?创业创新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不,大多数的人会想要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也有人愿意去学习去丰富自己,于是他们进到大城市,进去个也许不错的学校,但长期的贫困助长了他们怯懦胆小的性格心态,他们总是会感到难以融入。这都不是真正的脱贫。十九大报告里讲:要精准扶贫,脱真贫,真脱贫。那么怎么真脱贫?我认为核心在于脱精神上、思想上的“贫”。古语有言:“人穷志短”,这并不是富者对于贫者的鄙弃和不屑,而却是事实。物质资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当基本的生活都难得到富足时,我们的精力是没法多分一些来奢侈享乐的,肉都吃不上怎么可能去考虑吃多贵的肉呢?长期只为生存而奋斗,如何拥有多么美妙高深的志向。让他们拜托经济负担是必要和首要的,但也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扶志。扶志,做起来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眼界决定境界。要想这些贫困人口从根本上丢掉贫困思想,从根本上能够拥有新的观念,我认为还得靠教育。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从智力上就扎根的贫困。因此,教育及涉及的对象不光是青年人。幼儿,中年,老年,不管哪个年龄层,都得进行教育的普及。这并不是说要求人人都要拥有高文化,高文凭,至少你得具有基本的知识素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至少你能把握国家政策的意图。智扶好了,对于脱贫那是事半功倍。脱贫路,人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全体国民都应上下而求索。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