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读后感——千万次摇摆,才能长大成人

我今年17岁,也许,在我这个年纪还没有足够多的资历去诠释“成长”这个东西。但是,我正值青春。并且,《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奋斗,也让我懂得了青春。

书的序言上写着:很多时候,在学业上,在工作上,甚至在感情问题上,这些年轻人甚至还没有迈出踏进社会的第一步,就已经沦为一个“loser”。在书中作者如实地把为人父母的成年人们所不曾来得及去了解的这代年轻人的困苦和不安展现了出来。作者帮助他们诊视这些无法向他人倾诉的苦痛,并激励他们把这种苦痛当成为未来打拼的能量。

书的作者金兰都,是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人生导师。首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总统办公室、三星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等企业的专业顾问。“其实我也考过公务员,考过研究生。经历过你们正经历着的一切,爱情、梦想、挫折、迷茫、择业……25岁那年我刚毕业,父亲癌症突然晕倒住院时,又传来了乡下奶奶过世的消息,同年爷爷过世……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11个月内我主持了三次葬礼……这就是我的青春。”——作为成年的金兰都,他这样说。

作为青少年我们的现在,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上课学习最少九个小时四十分钟,睡觉七小时,还有吃饭洗澡等日常基本生活用去的时间,看起来我们的青春时间,无疑都用在做着重复的这些每日基本事情,大家都在奋力,大家都在拼搏,在这样一个拼学历的时代,埋头学习也许是大多数执着坚持的事情,而剩下的时间,用来悠闲、享受、放松的还有多少?

在我为了多读一本书而早起的时候,闲情是最奢侈的。

So,你的青春在哪里?活在“大家”的世界里。大家都这样想,再不努力我们就老了。

我问长辈们,“你们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呢?”长辈们被吓呆了,委屈地嘟哝了句:“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为了家卖命工作,根本没有青春。”

坐在书桌前,我重新打开书,却看不进去了。打开电脑,因为心烦,一个字也打不出来。这股情绪,多少和长辈们的话有关。

我不这么想,既然青春,就要在努力向上的过程中,焕发青春的光彩,即使痛,也不能让世事给磨灭了。

正处于青春的我们,是靠理想生活的人,趁一切还来得及,喜欢就立刻做,用单属于这青春的冲动,残缺之前,找到自己美的地方,也就是在老之前,你别走到一半,就不走了,要大喊:“大家加油!”狂热是什么,就是在该绽放的时候尽情怒放,好在我们还能继续走,

世道虽窄,但世界宽阔。

要知道,用力拍拍才有光。有信仰的人,总是积极的,十几岁的我多少能猜想到二十几岁的自己。走下去,不用急,想要的未来,它会来的。

青春的我们,很多人和我们演对手戏。这段时期,就是在较量。我们在每一刻较劲,同不同的人比赛,争夺,对手无数。我们会遇到很多比我们的更优秀的人,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到这场较量自己可能会失败了,他们的成功比我们看似更有保障。可实际上,人生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保障,那些所谓的保障,只会让人在起跑线上占据一条看上去更有利的跑道而已,这并不能保证你会因此拿到冠军。然后我们更加发奋,更加努力向上,然后我们发现,生活怎么有那么多奔头。这是青春的力量。可以说,青春时期中的较量,你或成功或失败,但终究会有所成长。青春的冲劲,可能吧,仇人让我们活得更带劲。

站在岁月长河的下游回望,那些曾经的过往,迷乱的傻帽儿的,曾经额头飙汗的荷尔蒙爆炸式的激情。那一年的纯真时代,我们最美好的年少时光。

时光荏苒至今,我都可以清晰回忆起每个人的模样,上至精神,下至汗毛,虽然当时的我们并不是绝对完美的和谐,但我知道,朋友让过去有意义,那段时光相比日后的艰辛和无奈,是永远的青春,永远的朋友,那种一句“我没事”的幸福的确值得一生去珍藏。青春它,一辈子长大,但永不老去。

我静静体会少年情怀和绝版青春。

我想起辛夷坞曾说过: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奠定了我们独一无二的青春与成长。用经历,即使有痛有苦,去定义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青春。

作为学生的这十几年,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所有20岁的我们,所有30岁的你们,成长不易,青春不难,不如我们定下一个誓约,看看十年之后,彼此在哪里,听着谁的歌,看着谁的字,身边的人,又是谁?

青春施加给人生的真正压力,并非是那些需要积累的证书和业绩,而是看不到未来的不安感。因为看不清,因为对未来一无所知,所以时时感到迷茫和恐惧。

是啊从前少年的我们哪有迷茫,家里的马桶坐着多安心。

少年时期的生活安稳无忧。或许那时候要比现在幸福。但是说起来,那样的幸福也只能被称为“水族馆里的幸福”。有稳定的光亮,暖和的温度,有一起生活的朋友和家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被喂食…

但是这安稳的代价是厚厚的玻璃。

虽然说各自的世界各不相同,但是实际上它们的生活只是在结实的玻璃箱内朝外张望。

也许有伤有痛的青春,才有值得的回忆。

如果,你和我也都像作者一样每天记录青春成长的细节,时刻凝视自己的成长,现在的我们会不会不太一样。在书中,我能感受到他自始至终的彻头彻尾的真诚,感受到青春它说,这里没有末路,你从不曾孤独。

也许我的青春,不是十全十美,在我的世界,却是唯一的珍宝。即使翅膀折断了,我的心也要飞翔。

我们幼稚刚过,成熟未满;我们有着宇宙一样大的梦想,却在品尝鸡肋一样的现实;我们二十岁出头,在动荡的青春中,好像没有什么。

但是这样的我们,却令人羡慕。

阅读《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可以得出结论,但是诉说则是付诸于行动。这也正是我想让其成为一本倾听之书而非倾诉之书的意义所在。因为只有开始付诸行动,才能改变自我。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开始倾诉,开始实践吧。

无伤不青春,不痛不成长。原本单纯的我们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受伤中,才成长为现在独一无二的自己。

可能更因为知道,过程是风景,结果是明信片,所以现在的痛,现在有伤有痛的青春,才有成为以后值得回忆的美好。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因为年轻,所以伤得起。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