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我的影响

似乎很小的时候,我的记忆中就有了孔子这个人了,那时候我听说了他的伟大,他的崇高,却因为要求背诵《弟子规》而厌烦他,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写那些玩意,更不理解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

但后来的耳濡目染,却让我对孔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知道他的命运多不平,我知道他对儒家学说的影响深远至今,我知道了做人应该仁爱,应该重义而轻利,这些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着我,并伴随我的成长,充实着我的内心,使我的人格更加健全,做事更加完美…

在《百家讲坛》里听到于丹的"讲论语",便深深被那种问答形式的语句吸引了,我甚至向往自己是孔子三千弟子之一,在空灵的时空隧道中,我于三千弟子一起,静静地跪坐在蒲团上,聆听他的教诲,让儒家的气息沁润我的骨髓,陶冶我的心灵,儒雅我的气质,更可以提出我心中许许多多困惑的问题,孔子一定会欣然为我答疑解惑吚。

但当我翻开《论语》这部著作时,发现我心中许多问题在里面早已有了答案。在攻克了晦涩难懂的语句后,我不由得把孔子说的话当成自己的做事准则,在判断一件事时,不由得想起《论语》,询问孔子,总会得到最满意的答案。

在我为英语选择题徘徊时,想起孔子曾经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于是询问妹妹,得到了正确答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学习上,我努力化被动为主动,使自己爱上学习;在我为考试成绩愁眉不展时,想起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重新振作起来,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中;当我觉得我的才华被埋没时,想起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继续埋头苦干!当我羡慕同学的华裳时,想起孔子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于是我羞愧于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论语》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敬仰孔子,虽时空遥遥相隔,但依然不能阻挡我于他的思想碰撞与哲思的相接!我相信《论语》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后人不会忘记孔子,更不会忘记他的儒家思想!

孔子不愧为一代宗师!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