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京的四合院的

四合院在山西、陕西、河北都很具代表性,但论起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北京的四合院住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结构、材料、施工方法上,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首先是大门,它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等,都代表了这家主人不同的地位。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则北京人大都爱在院子中种夹竹桃。进到正院。这二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门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四合院里的绿化也很讲究,各层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等。老北京人讲究较多,如院门前不能种槐树,因以前槐树上会掉下来一种虫子,俗名吊死鬼,担心过路人说“这儿怎么这么多吊死鬼啊”。还因桑树与“丧”同音,四合院边也不种桑树。

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建造,大都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它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数代人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与现代公寓住宅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