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剿(bāo jiǎo)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包剿词语解释

 

包剿

包抄围剿。

▶清无名氏《西巡回銮始末记》卷三:“十六日巳刻,在马头我军包剿洋兵后路。”梁晓声《感觉日本·“抵抗”悄悄发生,就在日本》:“日本当代青年,正是靠了这种本能,‘抵抗’日本色情文化和色情业的包剿。”

包剿网络解释

包剿bāojiǎo

[encircle and annihilate]包围剿灭

包剿造句

  • 另一边于洪天等人包剿了四儿,杀死四儿,救下了小马。
  • 红二十六军七十八师从左翼侧击敌人;红二十五军迂回敌后包剿
  • 统一协调作战,在粉碎敌人“九路围攻”、“八次包剿”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 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天长县县长率常备队配合国民党军66师的两个团,向他们包剿过来。
  • 姜为雄见此随即命令部队投入战斗,话音刚落,敌人用轻重机枪加小炮,三面包剿过来。
  • 起义失败后,清兵包剿其家,马世麟挖地道,嘱马元章率领弟侄等18人潜逃,他本人遇难牺牲。
  • 敌人到处杀人放火,马队奔突合围,步兵拉网包剿,妄图一举摧毁我领导机关,消灭我主力部队。
  • 一次,二连在敌重兵包剿时,曾数次被打散,一旦敌大部队离境,干部战士又都四处寻找归队,继续跟他干。
  • 带领苏区人民“边战斗,边生产”,打破敌人的军事“包剿”和经济封锁,积极支援红二十五军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 1941年6月初,日伪军分几路“扫荡”,包剿鲁苏皖游击总指挥部坚持抗日的部队,主要矛头对着陈中柱指挥的第四纵队。
  • 1938年与东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统一协调作战,在粉碎敌人“九路围攻”、“八次包剿”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 ”1938年与东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统一协调作战,在粉碎敌人“九路围攻”、“八次包剿”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 罗庸先生温文儒雅,儒学功底也非常深厚,善于搜集很多资料,用包剿围攻的方法讲《论语》和《孟子》,深受学生欢迎。
  • 田乐用四面包剿的战术,命甘州副使李景元带领两河壮士,从黄羊川进军,扼守石门峡天险,与阿赤兔激战于山峦林海间。
  • “娃”是迂回包剿的战术围“狼”,只要几个“娃”将“狼”团团围住,或逼到死角旮旯,“狼”就得出局,输一个“子儿”。
  • 朝廷命谏总制军务,授予节钺,率江西、浙江、福建诸军,于贵溪、玉山、万县一带,步步为营包剿,历经九战,浩八失利被俘。
  • 在当时极端复杂和困难的情况下,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开展武装斗争,创立游击区,粉碎敌人的“包剿”。
  • ,张再贵的儿子张恭韩带领地主武装1000多人,从东、南、北三面包剿县委所在地山人刘,游击队分散活动未能及时集中,红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
  • 红军将士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剿的战术,经过两天的激烈的浴血战斗,英勇善战的红军出奇制胜,于9月17日凌晨终于全面攻克腊子口天险。
  • 玉林军分区独立团包剿六万大山北部之匪;第460团与第135师第403团包剿六万大山南部之匪;第135师第404团包剿博白县凤山、宁潭、英桥、民治、王科、六水一带股匪。

包开头的词语: 包宿 包慌 包篚 包饭 包缠 包钞 包髻 包拯 包准儿 包戈 包匦 包剿 包橘 包赔 包蓄 包畜 包心菜 包衣种子 包世臣 包拢

剿结尾的词语: 会剿 攻剿 腐剿 反围剿 追剿 兜剿 鵰剿 雕剿 捕剿 包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