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正(jǔ zhè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举正词语解释

举正(举正,举正)

 1.    指出谬误,加以纠正。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

▶唐·刘肃《大唐新语•友悌》:“毕构为益州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

 2.    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

▶《后汉书•苏章传》:“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举正网络解释

設立至正的標準。左傳.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

檢舉糾正。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既不奏聞,又無舉正。」

举正造句

    暂无

举开头的词语: 举告 举息 举踵 举最 举显 举燧 举场 举贷 举鼎绝脰 举撮 举缩 举族 举奏 举首加额 举逸 举无遗策 举陈 举驳 举阁 举籍

正结尾的词语: 蠲正 举正 局正 居正 鞫正 就正 救正 捄正 酒正 九品中正 纠正 究正 静正 近正 劲正 谨正 金正 斤正 介正 洁正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