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行(jiǔ há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九行词语解释

九行

 1.    古谓九种德行。说法不一。

▶《逸周书•文政》:“九行:一仁,二行,三让,四信,五固,六治,七义,八意,九勇。”

▶晋·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九行者,孝、慈、文、信、言、忠、恭、勇、义。”

 2.    九域之道里。

▶《穆天子传》卷五:“帝收九行。”

▶郭璞注:“行,道也,言收罗九域之道里也。”

 3.    九条运行的轨道。

▶《汉书•天文志》:“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

 4.    犹言九巡,九遍。

▶《史记•叔孙通列传》:“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

九行造句

  • 志文楷书,十九行,行十九字。
  • 九骨与九行相配,又构成九成。
  • 正文半叶十九行,行四十二字。
  • 行书,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
  • 十二月初九行如皇贵妃晋尊礼。
  • 共三十九行,计四百六十七字。
  • 正书,九行,行10字至15字不等。
  • 日、月之下,横刻藏文五十九行
  • 楷书,十九行,行二十一字。
  • 《穆天子传》卷五:“帝收九行
  • 民国29年2月27日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 1939年,改第九行政区为第三行政区。
  • ,计二十九行,每行七十字。
  • 正文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
  • 分二十九行,每行五十字,行书。
  • 九行,谒者②言“罢酒”。
  • 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二字。
  • 有绍兴辛未王珏题九行,刊于浙西。
  • 该剧种早期行当分“四门九行头”。
  • 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九开头的词语: 九停 九慝 九阂 九枝花 九年之蓄 九臼 九裂 九股索 九班 九奏乐 九大经 九筋黄 九雒 九漏 九农 九涂 九锡花 九逝 九酝法 九阿

行结尾的词语: 狷行 镌行 踽踽独行 矩步方行 举行 鞠歌行 九行 浄行 径情直行 径行 景行 经行 进行 近行 赆行 浸行 谨行 谨言慎行 尽行 金行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