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事词语解释
指事
1. 六书之一。以象徵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2. 谓手指某事。
▶《释名•释长幼》:“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3. 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
▶唐·元稹《杜君墓志铭》:“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宋·苏舜钦《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效杜子美作诗,其劲峭严密,指事泛情,时时敻至绝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然犹多写景,而未及于指事言情,引用典故。”
4. 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车骑将军朱然围樊,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授诸葛瑾、朱然大众,指事襄阳。”
指事网络解释
六書之一。因無具體形象,故以象徵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漢.許慎.說文解字序:「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亦稱為「象事」、「處事」。
指出事物。南朝梁.鍾嶸.詩品序:「五言居文辭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會于流俗。豈不以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者邪?」
指事造句
- 元素是指事物最基本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
- 比,比率,比例(主要指事物之间的数字比,倍数比. )
- 第2条本法第二条第八款所称作业环境,指事业使用之?围。
- 汉语中有的动词后边可带两个宾语。一般一个指人,靠近动词,称间接宾语;一个指事物,称直接宾语。
- “防护性揩施”是指事件发生后由任何人所采取的为避免污染损害或使之最小化的任何合理措施。
- 此外,在六书中四种造字原则之认字正确性与难度达显着性差异,由难到易的顺序为形声、会意、象形、指事。
- 造字本是由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而来,繁体字才是正统文字,简体字中根本看不见这些文字的美,应该废除简体字才对
- 其女儿投诉指事发时曾向乐园职员求助,但未能得到及时协助。她亦指救护车未能由乐园正门进入,因而耽误救援时间。
- 摘要“指事字”于“六书”中之次第,许慎列为“六书”第一,班固次于第二,郑司农位置于第四,后世学者皆依班固。
- 警方在四月九日接获该名女子另一求助报案,声称她被丈夫殴打,但她最终撤销指控,并指事件只是一宗意外。
- 甲状腺负责人体新陈代谢的规律,这并不仅仅是指事物转化为热能,新陈代谢在人体内各种化学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 作为一种绘画方法,它要求面对事物本身,现象学式的“看” ,在视觉和意识的不断感知和流变的过程中,把握对象,直指事物存在的真实状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心象世界。
- 摘要本研究之目的系经由探讨六书中的形声、会意、象形、指事的难度层次以及其对学童认字正确性的影响;此外,更进步将形声字分成五个类型,加以探讨此五类型的难度以及其对学童认字正确性的影响。
- 前项第二款所称综合持股,指事业对证券投资信?事业之持股加计事业之董事、监察人、经理人及事业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事业对同一证券投资信?事业之持股总数。
- 据报,渠务署的防洪工程承建商于上年十月底在锦田湿地的“水牛田”倾倒大量泥头,有评论指事件反映政府监察地盘废料运往指定地点倾倒的制度形同虚设。
指开头的词语: 指事 指顾 指天画地 指使 指定 指目 指导性计划 指代 指称 指南针 指桑骂槐 指谪 指纹 指南录后序 指日高升 指控 指冠 指东话西 指陈 指派
事结尾的词语: 指事 志事 致事 制事 滞事 至事 聚众滋事 剧事 举事 举大事 就事 就事论事 旧事 敬事 静事 警事 惊事 经事 进事 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