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勇(zhì rén yǒ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智仁勇词语解释

智仁勇

 1.    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用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2.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一课:“所谓精神,非泛泛言之,智、仁、勇三者即军人精神三要素。能发扬此三种精神,始可以救民,始可以救国。”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五课:“﹝军人精神﹞第一之要素为智,能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己,然后左右逢源,无不如志。第二之要素为仁,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则在实行三民主义……第三之要素为勇。军人须有技能,始足应敌,而又须明于生死之辨,乃不至临事依违,有所顾忌。”

智仁勇网络解释

智慧、仁德、勇敢。儒家思想中認為君子所必須具備的三種德性,有「三達德」之稱。

智仁勇造句

  • 1927年,汇文以“智仁勇”作为校训。
  • 切牢记三育智仁勇,民族兴。
  • 。天之道即智仁勇之精一也。
  • 智仁勇三达德之总称也。
  • 而且他的机智仁勇,也为村中人所赞赏。
  • 先后任培成小学、智仁勇女中英语教师。
  • ”《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
  • 大殿两旁的对联:「智仁勇三德,儒释道一家。
  • 同时,他还获得了一块“智仁勇”银盾的奖赏。
  • 楹联:“中山聚秀代世智仁勇;宅地钟灵宏观日月星。
  • (2)闻扬智仁勇的民间故事:如弦高退敌、缇萦救父等。
  • 我们从前是儒教国,所以从前理想人格的标准是智仁勇
  • 的骨干力量,他们以卓越的智仁勇站在忍者军团的顶点。
  • (箴9:10)智仁勇同为天下之达德,而智者不惑,明辨是非。
  • 其他分册均分“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和“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两部分。
  • 未料庆达捷足先登,帮允树解决难题,大家对于庆达所表现出的智仁勇佩服之极。
  •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领诱导之数(智仁勇德全备,能领导众人)。
  • 因此在少林拳法中十分讲究“禅修慧世、智仁勇戒、禅悟拳意、拳融心法”的理念。
  • 至于智仁勇兼备的圣哲,往往做了前期的牺牲,再供后代人的瞻仰,而不得躬与成功之盛。

智开头的词语: 智仁勇 智达 智鄙 智慧海 智勇双全 智囊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智障 智慧火 智慧剑 智琼 智敏 智多星 智意 智勇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智略 智叟 智水 智量

勇结尾的词语: 智仁勇 智勇 鸷勇 卷勇 局勇 警勇 精勇 劲勇 校勇 狡勇 强勇 贱勇 健勇 兼人之勇 齐勇 技勇 机勇 伙勇 溃兵游勇 花头勇

闽ICP备202101726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