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楯(jiǎ dùn)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甲楯词语解释

甲楯亦作“甲盾”。

 1.    盔甲和盾牌。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

▶《墨子•非攻中》:“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

▶《宋史•外戚传中•李昭亮》:“昭亮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

 2.    泛指武器。

▶清·唐甄《潜书•卿牧》:“无征伐转输之劳,以造舟车,增甲楯。”

 3.    指披甲持盾的士兵。

▶《左传•哀公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

▶宋·李纲《议国是》:“夫吴伐越,勾践以甲楯三百,栖于会稽。”

 4.    披甲持盾。

▶明·刘基《次韵追和音上人》:“他年甲楯孤臣泣,此日斋钟老衲闲。”

 5.    指仪仗卫从。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仪卫具五兵,今不言他兵,独以甲楯为名者,行道之时,甲楯居外,余在内。”

甲楯造句

    暂无

甲开头的词语: 甲流 甲弩坊 甲札 甲图 甲头 甲帖 甲伍 甲赋 甲坊署 甲次 甲等 甲车 甲殻动物 甲吏 甲弩 甲外 甲矟 甲械 甲乙膏 甲紫

楯结尾的词语: 甲楯 戟楯 后楯 钩楯 戈楯 刀楯 陛楯

闽ICP备2021017268号-8